纳税筹划技巧:国际纳税筹划方法——国外资产的纳税筹划方法
录入时间:2004-01-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06/2004信息】 第四节 国外资产的纳税筹划方法
一、通货膨胀时用后进先出法计算资产价值
依据会计制度规定,销售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商品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商品成本
上面的计算方法是直接法,其相对应的计算方法是间接法。间接法是根据所求得
的期末库存成本来计算产品销售成本。
计算库存商品(材料)成本的方法,国外主要有:个别计价法、总平均法、先进
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和最终购货成本法等,企业可自选一种方法,并报
当地税务机关备案。如果企业没有选定计价方法,则按最终购货成本法计算商品或材
料成本。最终购货成本法是以最后一批购进材料的价格,作为期末库存材料的单价,
来计算其库存材料的成本。使用此法,如果是材料价格趋于上涨时,会造成多计应税
利润,多交企业所得税。
后进先出法则以按最后购进的材料先发出为假定,以最先购进的材料的价格来计
算库存资产的价值。因此,在购进材料价格上涨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用此法能有效降
低库存资产的价值,增加当期的产品成本,减少计税所得,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
二、采取提前折旧的对策,缩短资产的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由国家财政部门规定,但有些国家还规定了缩短折旧资产
使用寿命的制度。所谓缩短资产使用寿命制度,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符合
国家财政部门规定的缩短寿命的条件下,可以缩短折旧资产的使用寿命。
当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好,发展速度较快,并且投资巨大,可以创造符合当地财政
部门规定允许缩短资产使用寿命制度条件,尽可能多提折旧,少交所得税。
三、对资产积极进行有形淘汰报废
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在国外部分国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资产,从资产的账面价
值中扣除,实行提前报废,其费用在税前给予扣除。例如,对因生产某种产品而使用
的固定资产,当该种产品已不可能再生产,致使原使用的固定资产停止使用,该固定
资产也不能获得使用等原因。此时,税法允许对此类固定资产进行“有形淘汰”,即
按其原有状态进行报废处理,报废固定资产的残值,可作为资产报废费用而计入费用
之中。这样处理,可少缴纳公司所得税。
四、企业纯收益大时积极增加费用支出
作为课税标准的企业利润额,是企业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剩余,因此,适当增加费
用支出就可以减少利润,交纳的所得税也就相应地减少了。因此,增大费用支出也是
节税的一种手段。
当增加费用能对提高企业的收入能起到推动作用,那么增加费用是值得重视的。
例如国外许多企业盈利良好时,积极进行设备投资或加大广告费用的投入,虽然在一
个时期内增加大量折旧费及宣传费用的支出,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但从企业的长
远发展来看是有利的,并且可起到少交税的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