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税收筹划的空间

录入时间:2003-12-30

  【中华财税网北京12/30/2003信息】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实现“双赢” 的最佳途径,它的效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税收筹划活动受到法律法规的约 束,还受到企业目标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税制设计、纳税心理 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为税收筹划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   1、国情的特殊性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级差 收益不均,税率差异将长期存在,这就为企业利用所在地不同的关联企业税负轻重不 同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   2、税收优惠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弹性平台。为了调节经济,国家制订了大量直接 或间接税收优惠政策,这在客观上使纳税人可以选择多种纳税方案供其筹划。例如, 纳税人拥有延期纳税的权利,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申请延期纳税,这相当于获得 一笔短期无息贷款。再如,在扣除额度内,企业所得税有公益救济捐赠的列支幅度、 职工工资的扣除幅度和业务招待费列支幅度等。一般来讲,企业应该争取尽可能多的 扣除额,这样就可以减小税基,减轻税负。   3、税收制度的空白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在一定时期,税法的制订可能落后 于现实经济的发展。例如,增值税与营业税同属于流转税,而且两者常常出现交叉混 合的现象,却分别由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负责征收,制度上的空内也给税收筹划开了 绿灯。   4、税收筹划日益成为一种理性纳税选择。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理性的经济人 对自身行为所引发的收益和风险是完全知晓的。具体到纳税主体来说,纳税人对于偷 逃税行为所引发的风险应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把这种风险也算作一种高额无形成本 的话,偷逃税行为是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的,因此也不能将其算作一种纳税理性行为。 真正纳税理性行为应是通过税收筹划实现税负最小化的方案设计。   5、纳税人的涉税零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一旦企业或个人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漏 税,甚至是触犯了法律,那么企业或个人不仅会受到经济处罚,而且企业或个人的信 用也会因此而遭受严重影响。因此,精明的纳税人往往会追求在不违反税收法规的前 提下,周密筹划,合法合理地达到减轻税收负招的目的,税收筹划也就成为企业经营 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根到底,税收筹划是税款的征收和缴纳两者相互博弈的结果,它的空间拓展是 大势所趋。因此,目前国内的税收筹划和代理人员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提高从业 能力,抢占国内市场,静待未来与外资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竞争,共同发展。相应地, 立法机关应加紧研究和改革税制,加快税法立法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 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税收筹划健康发展。 (m200310043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