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2003-12-25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5/2003信息】 税收筹划并非新鲜事,国外已有诸多论述, 并广为实践,在国内逐渐形成影响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据介绍,在一段时间内,税 收管理部门对税收筹划持反感态度,其中的原因在于:税务部门想要多收税,而税收 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少缴纳税款。国家税务管理机关表示,税收筹划更应花大精力对税 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和运用,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 漏洞上。目前许多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清楚,只想通过其它渠道来达到少缴纳税 款的目的。这显示出税收管理机关对于税收筹划的默认态度。   关于“税收筹划”,目前还没有一个法律的概念,比较普遍的解释是:纳税人在 法律规定的许可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尽可能 地节约税收的活动。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逃税或抗税,它是在不违法的前提 下进行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分别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整 个过程。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筹划同时也对企业财务人员提 出巨大的挑战。本文站在企业的立场上,通过分析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介绍企业经 营活动中应如何做好税收筹划,也就是进行合理又合法的节税。   通过税收筹划,让企业合理节约上缴税款,这就是正在兴起的“税收筹划”行业 的任务和目标。从事税收筹划的机构应该清楚地帮助企业理解和运用这些优惠政策, 这方面的“筹划空间”是很大的。税收筹划应该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整体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依托税收法规的导向,通过对企业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 等活动的调整,寻求企业收益与税收负担的最佳配比,从而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 化。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在遵守现行税收法规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 权利,在有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纳税人可以进行策划,选择税负最轻的方案, 也即纳税人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 的税收收益。由此可见,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合法的,也是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的。 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筹划性、目的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合法性是指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作,违反法律规定、 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漏税,应该严厉惩罚。筹划性意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在企 业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即在行为发生以后才缴纳税款,但经营、 投资、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也具有针对性,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 税收待遇也不同,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进行事前筹划的可能性。目的性是指纳税 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收益。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选择低税负,也即低税收成本 与高资本回报率;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迟纳税的期限,这不会减少企业的应 纳税额,但相当于企业取得了一笔零成本的资金,考虑到资金的货币时间价值,它有 利于增加股东权益。综合性是指税收筹划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而不仅仅是个别 税种税负的高低上。同时,对纳税方案的择优标准,应该是企业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 化。因为风险与收益总是并存的,一味地追求税款的减少,反而会导致企业总体收益 的减少,如果有多种选择,总体收益最多但应纳税款并非最少的那种方案应视为最理 想方案。   二、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逃税、抗税及避税的区别   要正确理解税收筹划,首先必须搞清楚它与偷税、漏税、逃税、抗税的区别。偷 税是纳税人有意识地违犯税收法令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 如伪造凭证、少报应纳税项目、虚增成本费用、制造假账或搞账外账等。漏税是纳税 人无意识地发生漏税或少缴税款的行为,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或工作粗心, 再加上征收人员政策、业务知识水平有限而引起的。逃税是指纳税人有意逃避纳税义 务的行为。抗税是指纳税人抗拒按照税法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而税收筹划 则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合理又合法的“节税”行为。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的手段,在税法的许可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形式、方法 或手段,通过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从法律角度讲,避税可 分为顺法性避税和逆法性避税。从严格意义上讲,顺法性避税不属于真正的避税范围, 因为它与税法设置的初衷相吻合,是对税法的承认和遵守,它利用的是节税,也即 税收筹划,并不影响与削弱税法的法律地位与税收的职能作用。如引进某具有节水功 能的设备与普通设备相比,成本较高些,但企业考虑到税收因素,采用了税收法规引 导下的具有节水功能的设备,同时也为企业获得了更大的收益,这就是顺法性避税, 也就是税收筹划。而逆法性避税是指与税法的意向相悖,利用税法不及的缺点进行反 制约、反控制的行为的活动,它对国家税法的作用与税收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例如 某人为了给其继承人留下尽可能多的财富,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分割其财产,并将产业 转化为不同类型的财产,以便达到避税的目的。而财产转移税的立法精神是从收入和 控制资产转让等方面考虑的,所以这种避税行为是违背法律意图的,成为反避税的目 标。虽然税收筹划和避税都是在不触犯法律的前提下实现少纳税的效果,但两者还是 有本质区别的。   三、税收筹划现状分析   作为西方国家几乎家喻户晓的税收筹划,在西方早已广而有之,而在我国,税收 筹划只是在近些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了解和实践。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 广大企业对税收筹划的欲望非常强烈。有人担心鼓励、发展税收筹划容易助长纳税 人逃避税收的歪风,影响税收征管质量,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时下,人们对税收筹 划存有诸多误解,普遍认为在纳税越多越光荣的大气候下,通过税收筹划为国家少作 贡献不光彩。一些税务部门利用纳税人这种心理,一到预计税收任务完不成时,就由 领导带队,深入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在企业已经依法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以后,还要 其预缴或多缴一些,或是将本应在当年抵退返还给企业的税款挪到以后年度退还。一 些企业明知道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但碍于纳税越多越光荣的传统意识,又觉得征税 一方代表国家行使职权而不敢言。殊不知,上述税务部门的不合法行为和纳税企业的 软弱受害,对国家法律建设和市场经济均遗害无穷。   税收筹划有利于防止上述扰乱经济、税收秩序的事情发生,有利于保护纳税人的 合法权益,鼓励公平竞争。税收筹划工作的展开,不仅对税收、对经济能产生深刻的 影响,而且必将对人们头脑中残存的陈腐观念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冲击。我们应该自觉 地运用法治观念去观察、思考、认识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物,用法律武器去捍卫国家、 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税收筹划就是纳税人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一 切优惠条件,享受税收利益,从而达到既不多纳税,也不少纳税的目的。它有两种基 本方式:一种是搞单项税种的税收筹划;另一种是综合性的税收筹划,也即在有多种 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取其中经济总效益最高的一种。   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选择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然后合理地安排企业 的财务活动,利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基本手段和 方法有:转让定价法;成本调整法;税收优惠的利用;企业经营活动的安排;回避高 税点、利用低税点;纳税期的递延等等。无论企业选择哪种税务筹划方案或方法,都 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进行 税收筹划,必须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方法,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税收筹划。   五、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   税收优惠政策是利用税收收益引导人们的活动方向,使之符合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意图。而纳税人把投资行为着眼于不负担税收或只负担较轻税率的地区、产业、行业 或项目上,为了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得到更高的资本回报 率,因此利用税收优惠节税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税收优惠待遇有一定的针对性和 限制条件,只有合理运用才能得到切实的利益。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多种多样,企业应当彻底了解各项减免税政策法规,在组 建、注册、经营方式上充分参考所得税优惠政策,以达到总体税负的的优化。此外, 企业在减免税快到期时,将未来收益在减免期实现,将亏损推迟到征税期,也可以达 到节省一部分税收的目的。这就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更大的挑战,财务人员需要通晓 相应的税收法规,并且能熟练运用企业财务准则。   六、税收筹划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消除对税收 筹划的几种误解。同时,企业的税收筹划也要与现行的税收政策导向相适应。近几年 国家为完善税制,促进经济发展,运用税收征收及减免税等手段,以促进我国的产业 结构、技术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企业要获得生存,获取更大收益, 就要把握这些政策,运用好这些政策,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税收筹划,以充分享受这 些政策给予的优惠。有些政策的出台常常就是为了某一特定时期及某一行业的经济发 展需要而制定的,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注意与税收政策相适应,与国家经济杠 杆调节方向相一致,就可以较好地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其次,税收筹划决策应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广义上讲,税收筹划决 策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营销、管理等所有活动,具有整体影响作用; 从狭义上讲,税收筹划决策可以只具体到某一个产品、某一个税种、某一项政策的 合理运用。税收筹划要注意把握宏观,着眼微观,不管大小,只要有利,都应认真分 析研究。眼睛不能仅盯在一个税种上,因为有时一种税少缴了,另一种税可能要多缴。 因而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从各种税收优惠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 (u20031102312)(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