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走出纳税筹划误区:总裁的意识最为重要

录入时间:2003-09-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8/2003信息】 第四章 所有方法--筹划意识第一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所有投资决策无疑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取得最大利润,经济主体将不断积累资本进行投资,直至最后单位投资的收入等 于资本的全部经济成本为止,即投资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在政府征税的条件下, 最终决定纳税人投资行为的投资收益,应是税后的投资收益,而不是税前的投资收益。 税收正是通过影响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和投资成本而发挥作用。因此,纳税筹划对于想 要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来说,是非常必要、非常迫切的。 我们认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筹划意识应先行,因为筹划意识是最重要的。有 些筹划技巧,虽然也能省很多税款,但毕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才能够实现的, 而有时候一个意识问题就能涉及到很大一笔税款。比如,纳税人进行捐赠时,可能会 认为这是公益性行为,不用缴纳税款,因此不注意筹划。其实,捐赠是需要一定条件 的,一个条件不符合,可能就会导致既捐赠减少了自己的收入,同时又要缴纳税款的 尴尬局面。这时如果捐赠的数额很大,所涉及的税款也就不会是个小数目。再如,个 人在与某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时,往往只注意法律条款及相关事宜,很少有人考虑税收 问题。实际上在合同上所体现的劳务报酬并不是真实的劳务报酬,这笔收入按税法规 定是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个人在与单位签订合同时注明该项收入的税款由单 位缴纳,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而且如果再加上某些特殊的筹划技巧,就可以节省更 多的税款。 第一节 总裁的意识最为重要 财务人员的水平是影响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因素,但决不能说纳税筹划只是财务 人员的事,总裁的支持是纳税筹划方案成功的前提。如果财务人员与总裁的关系处理 得不好,总裁出去办理经济事务也不与财务人员商量,则等到财务人员参与进来时, 合同已经签订或交易已经完毕,这时即使财务人员想筹划也没有太多余地了。如合同 中的税收陷阱在合同签订时已经形成,并产生了法律效应,等到财务人员看见时为时 已晚,这时财务人员所能做的也就无非是处理账务罢了。再如,销售活动中总裁不让 财务人员参与,等到东西销售完毕,税款的垫付也就没有机会补救了。因此,总裁的 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很好地与总裁处理关系,争得总裁 的支持。 我们在与一些企业领导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对于企业的 经营和发展历程,大都非常了解,但对于税收问题,却知之甚少。一些企业的厂长、 经理对于国家的有关税收政策学习、了解还很不够,对于纳税筹划的运用还很不到位。 我们曾与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过交谈,了解到一般的企业领导整天忙于经营事 务,对税收知识学习很少,对于税收法规及其优惠政策很少关注,因此也就不可能进 行专业性比较强的纳税筹划。 总裁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公司的最高行政长官,提高纳税筹划意识对于整个企业 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总裁作为一个企业最高的决策者,提高纳税筹划意识,可以从整个企业的利益 出发,全面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就可以把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纳税筹划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谋取企业利益的最 大化,而不是为了筹划而筹划。①总裁应该具有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适当的筹划观 念,以合法的纳税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来获取正当的利益;②总裁应 该用全面的眼光,注意税收和非税收因素,综合衡量纳税筹划方案,不能仅仅盯住个 别税种的税负高低,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变化;③总裁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有的纳 税筹划方案可能会使纳税人某一时期的税负减轻,但却不利于其长远发展;④总裁应 该把纳税筹划放在整体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纳税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 的,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而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2)增强总裁纳税筹划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增强总裁对于纳税筹划的风险意识。在 无风险时,当然是收益越高越好;但存在风险时,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常常伴 随着高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就不能简单地比较收益大小,而应考虑对风险因 素进行调整后的收益大小。纳税筹划之所以有风险,它与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及企业 自身活动的不断变动有关。如果一切都是静止的,一切都可预测、可量化,那么就无 风险可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的纳税筹划是立足于长期规划的,长期性则蕴含 着较大的风险性。例如,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可能调整税法,开征一些新税种, 减少部分税收优惠。这时,企业预期的盈利就可能由于经济的波动、市场的疲软而变 为亏损,根据预计盈利情况而设定的筹划方案就变得不可行。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 国家政策也会发生变动,等等。因此,纳税筹划要充分考虑其成本与风险。 (3)增强总裁的纳税筹划意识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总裁因为公务繁忙,所 以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纳税筹划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如果能够提高其纳税筹划意 识,他就会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带上懂得税收专业知识的财务人员,在关键时刻为其出 谋划策,避免因此而产生的损失。公司为了谋求管理经营的协同,取得规模经济效应, 可能会在必要的时候兼并其他的企业,但这时如果不注意被兼并企业的税收情况,往 往会背上沉重的负担。例如甲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迅速占领市场,或者为了取得 规模经济效益而兼并乙公司。这时,总裁往往比较注重乙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 额,看重乙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即乙公司的品牌效应,而常常忽视乙公司关 于纳税方面的问题。如果乙公司这时候欠有几百万的税款而没有将此情况告诉甲公司, 甲公司总裁则可能会因为没有纳税筹划意识而与乙公司签订了兼并合同。这时,兼并 便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变成一个包袱。即使甲公司在这时候意识到了,也会因 为合同生效而不能轻易解除。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法定的程序加以解决,而这既 浪费了公司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又可能因为耗时过多而使得兼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 义。其实,如果兼并时总裁能够带上具有纳税筹划意识的财务人员,就会避免这一不 必要的损失。从这里可以看出,总裁的纳税筹划意识,对于一个公司的兴衰成败是多 么的重要。 (4)总裁作为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其他工作人员的行 动。提高总裁的纳税筹划意识,也会促使其他工作人员提高筹划意识。企业的纳税筹 划,需要整个企业的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总裁的纳税 筹划意识提高了,他就会加强公司在整个购销、生产加工、存货处理等各个方面的纳 税筹划。因为总裁的关注,使得各部门也会加强本部门的纳税筹划。虽然这时各部门 有可能受本部门的利益驱使而达不到本公司整体纳税利益的最大化,但总比每个部门 都不做纳税筹划的好。况且,总裁纳税筹划意识的提高,使他会从整个企业的税收利 益出发,正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从而更容易达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5)公司许多重要的事务都离不开总裁的支持,包括纳税筹划。可以想像,如果总 裁没有纳税筹划意识,即使公司的其他人员都非常努力地想法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但由于没有总裁的支持,往往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例如,税法规定广告费 用按照销售(营业)收入的2%扣除,而且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广告通过经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取得相应发票;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等。如果总裁想将广告交给一个关系较好的朋友去做,而这个人又没有取得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的批准,则按照规定,这笔支出不能予以抵扣。这时即使财务人员提醒总裁 要考虑税收问题,但总裁碍于情面而不予支持,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可见,公司的纳税筹划,必须意识先行。公司所有人员的纳税筹划意识,又以总 裁的最为重要。总裁的意识,“举一纲,众目张”,其筹划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 公司其他所有部门、所有人员的筹划意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1)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