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纳税筹划误区:选择适当的筹划研究方法
录入时间:2003-09-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08/2003信息】 第五章 方案设计--方方面面应注意
第一节 选择适当的筹划研究方法
纳税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涉及到财务决策、会计核算、投融
资、生产、经营以及法律等多个领域,如果脱离具体的实际情况谈纳税筹划,显然是
行不通的。但是,具体的实际情况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因此,有必要对纳税筹划的研究方法作一些了解,本节仅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方
法。
一、分税种筹划法
分税种筹划法是针对具体税种的筹划法。在运用此筹划法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
抓住几个重要的税种进行筹划,例如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因为我
国的现行税法把税种分为7大类23个,税种很多很杂。所以纳税人在进行分税种的纳税
筹划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有能力和精力做到,所花费的成本与纳税筹划所取得
的收益比较起来,也是不划算的。围绕税种进行的纳税筹划,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纳税人要能够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筹划。我们在与几个关系比较好的私营老板进
行交谈的过程中得知,对于他们来说,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在现实中相对比较容易,而
针对增值税的筹划则比较难。由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收入减支出的原
理求得,而收入和支出都比较好处理,只需将部分收入延后实现,部分费用提前列支
(当然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即可。而增值税采取的是环环相抵的征收办法,这一环节
少纳的税到下一环节还是要补上来的,因此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纳税人之间的相互
监督。因此,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增值税筹划与企业的利益关系比较大。而对于某些
建筑企业或提供服务的企业(非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来说,最重要的可能是营业税。
所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要视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条目
清晰,实用性强,而且容易研究深入,因为无论针对怎样复杂的过程、怎样复杂的行
业进行的筹划都是单个税种筹划的总和。但这种筹划方法没有从原理上说明白,所以
很难把握要领,而且对于每个具体的企业来说,每一生产经营环节都会涉及很多种税,
仅对一种税进行考虑,很难从总体上把握。
二、分行业筹划法
分行业筹划法是指针对某个具体行业进行筹划的方法,例如,对高科技行业的筹
划、对金融行业的筹划、对建筑行业的筹划等。每个具体的纳税人总是会涉及到很多
税种,因此运用分税种筹划法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运用分行业筹划法
的最大优点就是将某个行业所涉及的所有税收问题都分析清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运用这种筹划方法,可以很充分地了解国家针对该行业的所有税收优惠政策。而税收
优惠政策是国家的“阳光政策”,而且前面我们又提到过,最好的纳税筹划方法是用
足税收优惠。因为每个纳税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总是会涉及到某个具体的
行业,所以这种筹划法对于每个进入特定行业的经济主体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分行业筹划法进行纳税筹划时,不能忽视相关行业税收政策的变
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各行业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变得越
来越强。某一行业税收政策的变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相关行业的变化。但这
种筹划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研究人员所做出的筹划方案,只能对某个特定的行业适用,
这不利于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研究。比如,某研究人员费尽心思对金融行业进行了全
方位的筹划,做出了非常漂亮的筹划方案,但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这个方案将对其
他行业的纳税人没有借鉴意义。因此,这种筹划方法一般只在具体的经济主体内部运
用,而且多是由本单位的财务人员设计(当然也可以请专门的税务代理机构进行设计)。
三、经营活动筹划法
经营活动筹划法是指围绕经营活动的不同方式而进行的筹划,如公司融资的纳税
筹划、证券投资的纳税筹划、跨国经营的纳税筹划等。我们认为,无论某个行业、某
个企业怎样复杂,总是会涉及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也就是说,无论经济主体的性质如
何,其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
的筹划就可以对很多纳税人都适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筹划,需要筹划人具有很强的
专业知识。例如对于证券投资的纳税筹划,纳税人既要懂得关于证券方面的知识,又
要懂得法律和税收方面的知识。因此,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要
求要相对高一些。另外,运用经营活动筹划法,不能光看该经营活动的税收利益最大
化,要把眼光放在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上,要注意与企业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相互
协调。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纳税筹划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即把企业利益最大化
作为基本出发点进行纳税筹划。本书下篇的研究是分专题进行的,其主要方法是针对
具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因此属于该类筹划。由于每个行业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总
会存在自己特殊的地方,因此用这种筹划方法进行筹划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能是针
对每种生产经营活动比较普遍的行为进行筹划。
既然每种纳税筹划方法都存在优点和缺点,因此纳税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能仅
限于使用一种方法,而应该是以某种筹划法为主,同时考虑其他的筹划方法,使得筹
划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具有可行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