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税收政策与筹划:成本管理中的税收筹划——成本管理中其他税收筹划策略(下)

录入时间:2003-05-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1/2003信息】 二、成本费用分摊方法的合理选择   (一)常用的成本费用分摊方法   当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支付期与归属期不一致时,就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 加以确认,并采用一定的分摊方法进行分摊。现行的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法规也对成 本费用的分摊期限、分期方法作了明确的确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1)分摊期限和分摊方法都不能自主选择的成本费用。这种成本费用只能按法规所 规定的分摊方法和分摊期限进行分摊,如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财产保险的保险费、 报刊订阅费等等。   (2)分摊期限可适当选择的成本费用。这种成本费用一般应严格按照法规所规定的 方法进行分摊,但分摊期限可在不违反法规的前提下加以选择。如对无形资产和递延 资产的摊销,税法通常只规定最短的摊销期限。   (3)分摊方法可自主选择的成本费用。这种成本费用在法规中一般规定有几种分摊 方法,可供企业自主选择。如低值易耗品价值可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 摊销法;又如包装物可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净值比率摊销法; 再如期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固定数计 算、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按约产量法计算、在产品 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按定额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等等。   (二)成本费用分摊方法的合理选择   对于分摊期限和分摊方法都不能自主选择的成本费用,只能按法规的规定计入相 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不存在税收筹划问题;对于分摊期限可适当选择的成本费用,可 像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选择那样进行税收筹划。   对于有多种分摊方法可供选择的成本费用,在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下,其每期应 分摊的成本费用额不同,对利润和应纳所得税额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企业在成本费 用核算时,就面临着如何选择分摊方法、使企业的税收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在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的国家里,企业进行成本费用分摊方法选择的税收筹 划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在盈利年度里,应选择能使成本费用尽快得到分摊的分摊方法。这样做可以使 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尽早发挥,推迟利润的实现,从而推迟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时间。 例如,在盈利企业里,对低值易耗品价值摊销应选择一次摊销法。   (2)在亏损年度里,分摊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亏损的税前弥补程度。在其亏损额 预计不能或不能全部在未来年度里得到税前弥补的年度,应选择能使本年度分摊额达 到最少的成本费用分摊方法。这样做可以使成本费用尽可能地摊入亏损能全部得到税 前弥补或盈利的年度,从而使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年度,应选择能避免成本费用的抵税作用被优惠政策抵消的 分摊方法。例如,在享受免税和减半征收的交替年度,应选择能使免税年度摊销额最 小和减半征收年度摊销额最大的分摊方法;又如,在享受减免税和正常纳税的交替年 度,应选择能使减免税年度摊销额最小和正常纳税年度摊销额最大的分摊方法。   在企业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国家里,应采用平均分摊方法,使企业的获利 相对平稳,从而使其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处于低位上,是减少纳税的最佳方法。   三、纳税成本与税收筹划   (一)纳税成本的含义   纳税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纳税成本是指企业在办理涉税事宜过程中发 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包括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进行税务复议和诉讼、 开展税收筹划等方面的支出。广义的纳税成本还包括纳税风险带来的潜在的机会成本, 这种机会成本源自于纳税给企业带来或加重的投资扭曲风险、经营损失风险、纳税 支付有效现金不足风险。狭义的纳税成本本身就是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的构成,是实实 在在的支出,对企业利润的实现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而纳税风险带来的机会成本虽 然是潜在的,但如果企业忽略了这方面的成本损失因素,就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 的经济利益危害。   (二)纳税成本与税收筹划   从狭义的纳税成本看,其支出的方式有两种,即自行办理涉税事宜的支出和委托 税务代理机构代理涉税事宜的代理费用。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地选择办理涉税事 宜的方式,降低狭义的纳税成本,相对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   对于纳税风险带来的机会成本,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加以考虑,把税收筹划 与企业的财务决策结合起来。由于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企 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引进资金时间价值、决策风险、机会损失等观念,即在进行 税收筹划时不能只考虑企业的税收负担,应充分衡量每一个方案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 量(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损失的现金流量)。特别是在所得税率为比例税税率的国家里,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即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税收益的比率)是一致的,应纳所得 税额多的方案所带来的税后收益也多,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就无法对不同的方案做 出选择。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