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税收政策与筹划:其他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产权重组中的税收筹划(下)

录入时间:2003-05-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1/2003信息】 三、企业清算的税收筹划   (一)企业清算的所得课税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契约等原因,不能或不再继续经营时,按照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具有法律效力的章程协议等文件精神,依照法定的程序,对企业 的资产、债权、债务等进行清理与结算,并对企业剩余财产进行分配,解除企业法人 资格的一系列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的不断完善,企业清算的现象将越来越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 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企业清算时,应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 年度,清算所得应依法缴纳所得税。企业的清算所得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存货变现损益+非存货财产变现损益+清算财产盘盈   净资产或剩余财产=全部清算财产变现损益-应付未付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 -清算费用-企业拖欠的各项税金-尚未偿付的各项债务-收取债权损失+偿还负债 的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   清算所得=净资产或剩余财产-累计未分配利润-企业税后提取的各项基金结余 -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法定财产估价增值+接受捐赠的财产价值-注册资本金   应缴清算所得税=清算所得×适用税率   企业应缴纳的清算所得税,应于企业办理注销登记之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 纳。   (二)企业清算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法对清算所得计算规定的差异,为我们进行企业清算的税收筹划提供 了可能。   1.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税收筹划。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形成的资本公积部分,在计算清算 所得时不得扣除。企业在财产重估中发生增值的有关资产,平时能否按经评估确认的 价值确定计税成本,取决于对财产进行重估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在全国统一组织的 城镇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中以及企业发生合并或分立的产权重组中,可以按经评估确 认的价值确定计税成本,而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企业对外投资的资产评估,对已 调整相关资产账户的评估增值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因此,企业应 创造条件进行允许按重估后的财产价值确定计税成本的财产评估,抵减更多的所得税, 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2.企业清算日期选择的税收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在清算年度,应划分为两个纳税年度,从1月1日到 清算开始日为一个生产经营纳税年度,从清算开始日到清算结束日的清算期间为一个 清算纳税年度。清算日期的选择,往往会影响到两个纳税年度的计税所得,从而影响 企业的所得税负。   例2 某公司2001年1~6月底止预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适用税率为33%), 股东会于6月15日通过并做出解散清算决议,7月1日开始进行清算。公司7月1日到7月 20日共发生费用20万元,清算所得为10万元。则该公司2001年度应纳所得税为:   1月1日~6月30日,应纳所得税额=10×33%=3.3(万元)   清算期间,清算所得为亏损10万元,不纳税。   合计应纳所得税3.3万元。   如果公司在尚未公告解散清算日时,通过股东会决议把解散清算日期改为7月20 日,则公司2001年度应纳所得税为:   1月1日~7月20日,应纳税所得额=10-20=-10(万元),不纳税。   清算期间的清算所得=-10+20=10(万元),抵减上期亏损10万元后,应纳税所 得额为0,不纳税。   合计应纳税所得额为0。   比较上述两种方案可以看出,由于进行税收筹划、改变了清算日期,使企业的所 得税负降低了3.3万元。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