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与税收筹划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

录入时间:2002-03-08

【中华财税网北京03/08/2002信息】 一.税收筹划与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应归于企业财务管理 的范畴,它的目标是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的,即为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因此,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税收筹划引起 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 来绝对的收益。 随着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收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方案 的实施付出费用,以及会产生因选择此方案而放弃彼方案的机会成本,只有增加的收 益大于增加的费用和机会成本时,这个方案才是合理的方案。一项税收筹划方案是多 种方案的优化选择,税负轻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 理方法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结合各因素的影响来综合考虑。 二、税收笔划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1.税收筹划应符合税收政策的精神。税收政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针对税收 分配关系设定的基本方针,而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政策的载体。从立法者的意图来 讲,税收政策主要分为:(1)鼓励型税收政策。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出口退税:高薪 技术产业和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小的所得税优惠;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优惠; 外而投资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政策和两投资退税:个人所得税中对专项教育 储蓄免税的优惠等。(2)限制型税收政策。这种税收政策是国家基于产业导向、环保 要求、供求关系、引导消费等目标所作出的税收限制。如消费税中提高了对粮食类白 酒和甲级香烟的税率;《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中加强了对广告费、赞助费、罚 款罚金等税前扣除管理;关税中对限制进口的产品采用高关税率等。(3)照顾型税收 政策。这种税收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老弱病残者的照顾、对低收入阶层的优惠、对突发 事件或意外灾害的救助等。因此,开展税收筹划应主动响应鼓励型税收政策,尽量回 避限制型税收政策。由于税收政策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开展税收筹划还必须掌握税收 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发展变化动态。 2.税收政策的差异性是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政策的差异性是税收筹划的前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国际之间,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而存在利用国别税收政策的差异在国际间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2)在同一个国家 的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我国的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 等采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皆可为税收筹划提供广阔的空间;(3)同一个国家内的各税种 间亦存在税收筹划的空间,可以通过筹划加强税种间的组合优势;(4)在同一个税种 内也可进行税收筹划,如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等皆可 以进行筹划。 三.规范化和法律化是税收筹划发展的关键 只有合法的税收筹划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税收筹划所提供的纳税方案与方法精 神相符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税收筹划的性质和发展过程决定了税收筹划必须走规范 化、法律化的道路。首先,需要建立起税收筹划合法性的认定,可以先形成行业惯例 再逐步法律化,以明确界定合法筹划与避税、逃税的性质及其构成要件;其次,应明 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纳税人作为筹划方案的使用者和利益的直接受益者,对 方案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要负全部责任,而方案的提供者则要受行业执业标准的约束, 严重违规或违法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再次,对税务代理这个行业要加强规范化和法 律化建设,建立规范的执业标准和监督机制。(ar200201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