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征纳往来——处理好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66)

录入时间:2002-01-16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6/2002信息】 三、供求弹性调节法 市场调节法是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税负转嫁筹划的方法。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规 律的支配,需求的变动影响供给,供给的变动反作用于需求。商品的价格随着供给和 需求的变动上下波动。税收能否转嫁,主要看纳税者怎样利用市场供求变化以及怎样 引导这种变化。 1.在某些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保税商品对消费者来说属于可要可不要的消费品 时,该种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就不要进行税负转嫁的尝试。价格低,人们购买的就多; 价格高,人们购买的就少。税负转嫁策划会使该商品难以销售出去。一旦商品滞销后 再行降价处理,问津的人也就会减少(因为降价往往意味着产品质量发生了问题)。 比如我国北方的糖炒栗子,10年前的价格是1元钱左右一斤,而现在高达七八元甚 至十几元一斤,买主大大减少。再如,1998年底,北京市东四一家食品店出售糖 炒票子,因买主不多,曾一度降为3元一斤,结果不但没有招来新的买主,反而把老 主顾也吓跑了,因为人们怀疑它的质量不好或储存时间过长。 2.如果课税产品供不应求,需求量与供给量相差十分悬殊,且该课税产品价格 被抬得过高,生产厂家在努力扩大生产的同时,生产经营者都应该尽最大可能把所承 担的税收连同各种费用一道转移给购买者,进行彻底的税负转移(当然,这样做的前 提条件是商品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依靠指令和计划确定)。应当指出 的是,商品经济社会,税负转移不是一件坏事,它是加速供求关系平衡,促进市场繁 荣的一种手段。 3.当商品的供给为一定时,如果需求增加或保持不变,生产经营者可以将其承 担的税负加到商品价格上,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这种状况多是由一种商品 生产相对处于稳定过程中,即社会再向该产品生产企业投资,就会导致供大于求,而 若从这些已有生产企业中抽走资金减少生产,又会导致供给不足。这种局面在重大应 用技术发明和扩大生产之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税负转移也是 较为普遍的。 4.当需求为一定时,如果供给不变或者减少,税负就可以通过价格上涨方式转 移给购买者或消费者。其关键在于供给是否充分掌握需求处于稳态时的程度,以及可 能预期维持多长时间。比如妇女的卫生用品,多数情况下它的需求处于一种稳态当中, 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供给上稍作减少调整,他们的税负就可转移给购买者。 事实上,我们国家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已经在这样做了。 四、资本劳动力鉴别运用法 这是一种根据资本和劳动力的转移情况确定的税负转移的方法。资本和劳动力状 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高低,而且不管资本和劳动力怎样结合都 对未来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一般来说,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会使产业部门形成这样 两大类别: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 资本密集行业是指资本投入较多,对资本依赖较强的行业。在这一行业内,有两 个与税负转嫁发生不同关系的部分:一部分是资本投入后固定或难以移动的,这部分 资本投入后产生的产品的供给弹性不很大,转嫁策划较为困难;另一部分是资本投入 后可以流动且阻滞少的产品生产,这部分产品生产的供给弹性通常较大,比较易于实 现转嫁筹划。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两种情况,譬如对大型工业母机模具生产的投入, 需要相当大数量的货币资本。这种投入常常是固定的或难以移动的,而制成之后的产 品供给弹性不可能很大。除了它所发生的费用可能部分(也有可能是全部)转移外, 有关税收缴纳是难以转让给他人的,除非政府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事实上,许多国 家对大型工业母机模具的生产都给予一定的税收照顾,其原因主要是这种生产所承担 的税收难以转移,而给生产制造者造成严重的负担。与这种情况相反的如对彩色照片 扩印的资本投入,这种投入所需资本量也不少。据悉,每套进口彩色扩印设备达几十 万美元。这种资本投入的明显特点是可流动作业,阻滞性少,产品的供给弹性大,税 负容易转移。据统计,北京几百个彩扩门市部所承受的税负除几家因特殊原因外全部 转移给了消费者。可见,同是资本密集行业,具体投入方向和部分的差异会产生迥异 的经济后果。 劳动密集行业与资本密集行业不同,它是以劳动力投入为主,资本投入较少的行 业。在这一行业内,劳动力费用是生产产品的主要成本,例如刺绣、服装加工、采集 等。从税负转移角度看,劳动密集产品也有两个基本类别:一类是劳动力难以转移或 转移阻滞过多的产品,这种产品的供给弹性不会很大,因而税负转移的可能性就小。 例如农村农田基本建设中使用的大量劳动力的投入,这些生产中的劳动力费用很难转 移(不是指某些劳动者不能转移,而是指它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劳动力),供给弹性甚 小,税收转移也很困难。在我国这些行业多是享受减税或免税照顾的。另一类是劳动 力容易转移且阻滞甚少的产品生产。这类产品生产虽然也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但其 供给弹性很大,税负容易转移,如刺绣。这种产品需要的劳动力是很多的,且供给弹 性很大。价格越高,劳动力投入越多,产品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也就越高。对生产 经营者来说,这种产品承受的税负十分容易转嫁给消费者和购买者。 五、税收粘滞法 税收粘滞是指谁纳税,税负就由谁负担的倾向。在商品社会中,税收粘滞性具有 相当普遍的特征,例如大众娱乐用品,供需双方弹性都很大,价格又往往随供求状况 改变而改变,从而使税负的承担者也不断变动。 并非所有税收都有粘滞性。具有粘滞性特征的税收,其粘滞程度也不相同。粘滞 性最强的是所得税等直接税种,间接税因税种不同而粘滞性不同。通常情况是,税负 粘滞性大,税负转嫁困难;税负粘滞性小,转嫁就比较容易。这与前面所说的直接税 与间接税转移的理由相似。 六、纳税对象转嫁法 课税对象是识别能否进行税负转嫁筹划的又一标准。纳税人应该清楚这样一种基 本划分,即对所得、财产课税的税种不易转嫁,对货物、商品征税的税种容易转嫁; 对生产领域征收的税种不易转嫁,对流通领域征收的税种比较容易转嫁;对固定物品 征收的税种不易转嫁,对流动物品征收的税种较易转嫁;对最终产品征收的税种不易 转嫁,对中间产品征收的税种较易转嫁。 七、垄断性商品的税负转嫁法 垄断性商品是指该商品占有者或者生产制造及经营者拥有的商品占市场上同类商 品的很大比例,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具有独占性,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操纵供给, 控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垄断性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不能完全随心所欲地提高 商品价格,但其基本上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价格。垄断性商品支配者因 掌握绝大部分价格控制权而转嫁方便,我们分以下情况加以研究。 (一)按比例税率课税的税负转嫁法 这种情况是指当垄断性商品的价格定在最大垄断利润点上征税以后,垄断者(生 产者或经营者)进行转嫁筹划,将应缴纳的税额与因课税加价导致的需求减少程度作 一比较,看看垄断利润怎样才能下降得较少。如果得不偿失,就不要转嫁,宁肯自己 负担部分甚至全部税额;如果有利,就进行转嫁。例如,1985年我国出口的猕猴 桃,当时国内生产经营者通过对国内、国际市场的调查,确定了猕猴桃的最高市场价 格。当国家对猕猴桃销售征收流转税时,平均每千克猕猴桃承受的税负为0.07元。 经营者通过比较,认为所定价格标准仍会为其带来绝对大的利润,因而进行转嫁尝试, 猕猴桃原定价格包括了税金。到1988年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采集、收藏、运输 等费用的增加,猕猴桃原定市场价格已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足够的利润了,税收又 加剧了生产经营者利润减少的趋势,而再行提价又受到消费者的抵制,结果导致猕猴 桃经营者放弃或减少这种经营项目。这一事件表明,独占商品的经营者把握商品最大 定价和税负转嫁筹划时机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垄断性商品的价格不是定在最大独占利润点上(多数独占商品价格是属于这 种情况,我国更为突出),是否该垄断性商品的经营者都能做好转嫁筹划呢?回答是: 不一定。一般来说,除了供给不能有较大增减变化或需求不能随价格变动而上下剧烈 变动外,垄断者可以适当地考虑供给、需求与价格的具体情况进行转嫁筹划,但事先 应权衡利弊。例如,我国南方一些竹木产区生产的竹木地板,这种地板的特点是清凉、 透气、加工制造简单。但是与革制地板、化纤地毯等比较,不够美观、漂亮。经营者 将竹木地板的定价确定为8元/平方米。由于竹木地板只适用于南方潮湿地区,北方多 数地区无法使用(竹木地板易裂,怕干燥),市场需求不大。结果竹木地板生产经营 者只能维持8元/平方米。由于这在当时已被认为是很高的价格标准,则有关税负只能 由厂家和经营者负担。1987年日本人发现了这种竹木地板,经他们分析测定,这 种竹木地板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对维持人们体内某种元素的平衡有重大帮助作用。 因此日本及东南亚国家纷纷订货,原来8元/平方米的竹木地板一下变成8美元/平 方米,外贸部门又在8美元/平方米上加了3美元/平方米,变为11美元/平方米, 这样,竹木地板的生产经营厂家利润大增。原来每平方米地板承受的有关税负全都转 给了日本和东南亚消费者。竹木地板生产经营者前后这一突变不仅使他们看到了自己 活动的价值,也使他们意识到垄断性商品的重要性。 (二)实行定额税率课税商品的税负转嫁法 所谓定额税率课税是指对课税对象按其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课税 数额与课税对象价格并无关系的一种征税方法。实行这种方式课税往往使垄断者负担 全部税款。这是因为垄断者已按最大利益定价时,若再因税收定额而增加价格,产品 销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利润损失会大于纳税数额。例如我国的农业税、屠宰税等,这 些税是在产品价格已定的情况下实行的定额征收,纳税人无法通过提高价格等方式将 税负转嫁出去。当然如果商品垄断者未将价格定得最高或者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的 话,税负的转嫁还有可能,譬如在印度,花生生产商是以每吨147个卢比向政府纳 税的,对花生生产商来说,这147个卢比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加入价格内转嫁的, 如宗教节日期间等。当然这种转嫁主要取决于需求量的增长。 (三)增产减税的垄断商品的税负转嫁法 增产减税的商品是指产品产量的增加导致单位产品税负减少,从而税负转嫁趋于 容易的垄断性商品。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垄断商品占有者设法增加产品产量,降低 单位成本和销售价格,扩大销售量,增加纯利润。这样税负就会因产品成本减少,价 格降低,而由垄断者承担(但其承担的税负要比他扩大销售增加的利润少)。如果单 位产品所承担税额减少的程度大于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程度,部分或全部税负转移就 会实现;如果产品数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单位产品税负的降低程度,税款也可以实现部 分或者全部转移。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