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征纳往来——处理好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50)

录入时间:2002-01-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5/2002信息】 三、技术改造时机选择法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了改善其工作性能和产生更好的 收益,而对其进行技术和工艺上的革新、改造。从理论上讲,技术改造可以在固定资 产使用一段时间后的任何一段时间内进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技术改造时间, 使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利益,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从纳税角度讲,企业选 择不同的时间也会对纳税产生影响。因此,技术改造时间并非任意,而是有一个时机 选择的问题,即选择最佳时间有利于避税活动,选得好,企业的好处就多,纳税额就 相对减少;反之,企业的好处少,纳税额多。 例如,某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元,使用期限十年,且该企业实行平 均使用年限法提取折旧。当机器正常运转且是满负荷工作时,该机器设备十年内生产 产品的收人和利润见表6-1(假设成本仅由折旧组成),适用税率见表6-2。 表6-1 该企业十年内折旧、销售收入及利润分年表 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第八年第九年第十年 折旧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收入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0 利润 10 9 8 7 6 5 4 3 2 0 表6-2 该企业适用税率表 利润收入 适用税率(%) 5000元以下 5 5000元~20000元 10 20000元~50000元 15 50000元~100000元 25 100000元以上 40 企业10年内纳税额及税负如下: 第一年纳税额: (100000-50000)×25%+(50000-20000)×15 %+(20000-5000)×10%+5000×5%=12500+4500 +1500+250=18750(元) 税负为18750/100000×100%=18.75% 第二年纳税额: (90000-50000)×25%+(50000-20000)×15% +(20000-5000)×10%+5000×5%=10000+4500+ 1500+250=16250(元) 税负为16250/90000×100%=18.06% 第三年纳税额: (80000-50000)×25%+(50000-20000)×15% +(20000-5000)×10%+5000×5%=7500+4500+1 500+250=13750(元) 税负为13750/80000×100%=17.19% 第四年纳税额: (70000-50000)×25%+(50000-20000)×15% +(20000-5000)×10%+5000×5%=5000+4500+1 500+250=11250(元) 税负为11250/70000×100%=16.07% 第五年纳税额: (60000-50000)×25%+(50000-20000)×15% +(20000-5000)×10%+5000×5%=2500+4500+ 1500+250=8750(元) 税负为8750/60000×100%=14.58% 第六年纳税额: (50000-20000)×15%+(20000-5000)×10%+ 5000×5%=4500+1500+250=6250(元) 税负为6250/50000×100%=12.5% 第七年纳税额: (40000-20000)×15%+(20000-5000)×10%+ 5000×5%=3000+1500+250=4750(元) 税负为4750/40000×100%=11.88% 第八年纳税额: (30000-20000)×15%+(20000-5000)×10%+ 5000×5%=1500+1500+250=3250(元) 税负为3250/30000×100%=10.83% 第九年纳税额: (20000-5000)×10%+5000×5%=1500+250 =1750(元) 税负为1750/20000×100%=8.75% 第十年纳税额为0,税负为0。 那么,10年总税额为84750元,总税负为15.69%。 如果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即自己提的20万元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性能改革和 完善,使利润增加,那么从第三年到第十年这八年,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及税负就会发生如表6-3所示的变化。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后八 年的平均值,即100万元/8年=1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 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故此处不再重新记述详细计算过程。 表6-3 技术改造后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表 (第三年到第十年) 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折旧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收入 27 27 26 25 24 23 22 21 利润 14.5 14.5 13.5 12.5 11.5 10.5 9.5 8.5 税金 3.675 3.675 3.275 2.875 2.475 2.075 1.75 1.5 税负(%) 25.34 25.34 24.26 23 21.52 19.76 18.42 17.65 后八年和前两年纳税额相加得到总纳税额为: 18750+16250+36750+36750+32750+28750 +24750+20750+17500+15000=248000(元) 10年内总税负为: 248000/1140000×100%=22.75% 如果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四年已提折旧4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五年到第十年这六年中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 税金、税负的变化见表6-4。 表6-4 技术改造后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表 (第五年到第十年) 单位:万元 项目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折旧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收入 35 35 33 31 29 27 利润 18.33 18.33 16.33 14.33 12.33 10.33 税金 5.027 5.027 4.407 3.607 2.807 2.007 税负(%) 28.41 28.41 26.99 25.17 22.77 19.43 年折旧额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五年到第 十年这六年之中的结果,即100万元/6年=16.67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 负的计算方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重新记述详细计算经过。 后六年和前四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 18750+11250+16250+52070+52070+13750 +44070+36070+28070+20070=292420(元) 10年内总税负为: 292420/1239800×100%=23.59% 如果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六年已提折旧6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七年到第十年这四年,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 税金、税负的变化见表6-5。 表6-5 技术改造后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表 (第七年至第十年) 单位:万元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项目 折旧 25 25 25 25 收入 60 58 56 54 利润 35 33 31 29 税金 11.875 11.075 10.275 9.475 税负(%) 33.93 33.56 33.15 32.67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七 年到第十年这四年中的结果,即100万元/4年=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 的计算方法同前所列,此处不再详述。 后四年和前六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 18750+16250+13750+11250+8750+6250+1 18750+110750+102750+94750=502000(元) 10年内总税负为: 502000/1730000×100%=29.02% 如果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即前八年已提折旧80万元对所用机器设备进行改良, 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九年到第十年这两年中的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 税负的变化见表6-6。 表6-6 技术改造后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表 (第九年至第十年) 单位:万元 年 限 项 目 第九年 第十年 折旧 50 50 收入 75 72 利润 25 22 税金 7.875 6.675 税负(%) 31.5 30.34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九 年到第十年的结果,即100万元/2年=50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 法同前所列,此处不再详述。 后两年和前八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纳税总额为228500元,总税负为23. 08%。 根据上述不同年限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我们作进一步分析,看看究竟哪一年实 行技术改造的效果最有利于企业。 首先分析一下不同时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的利润、税收、税负的增长幅度。以企 业最初投资所用的固定资产设备平均使用折旧法时预期实现的利润为基数。 第三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10年利润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10年的利润总额)/ 未实行技术改造时的10年利润总额×100% =(1140000-540000)/540000×100%=111.11% 纳税额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的10年纳税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10年的纳税总额)/未实 行技术改造时的10年纳税的总额×100% =(248000-84750)/84750×100%=192.63% 税负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10年总税负-未实行技术改造时10年的总税负)/未实 行技术改造时的10年的总税负×100% =(21.75%-15.69%)/15.69%×100%=38.62% 第五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计算公式同上): (1239800-540000)/540000×100%=129.59%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92420-84750)/84750×100%=245.04%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3.59%-15.69%)/15.69%×100%=50.35%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1730000-540000)540000×100%=220.37%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502000-84750)/84750×100%=492.33%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9.02%-15.69%)×100%=84.96% 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990000-540000)/540000×100%=84.33%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28500-84750)/84750×100%=169.62%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3.08%-15.69%)/15.69%×100%=47.1% 为了充分发现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对企业造成的税负增长最小,我们对第三年、 第五年、第七年、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利润增长造成的纳税额的增长和税负的增 长作一比较,从中就会发现在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利润最高, 税负最小。进行这种比较的具体方法是,用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税负增长率除以技 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公式是: 技术改造完成后10年的税负增长率/技术改造完成后10年的纳税额增长率× 100% 依照这一公式,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38.62%/192.63%×100%=20.05% 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50.35%/245.04%×100%=20.55%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84.96%/492.33%×100%=17.26% 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47.1%/169.62%×100%=27.77% 计算结果表明,在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多。 以上分析与计算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任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都有 一个最佳时机选择,这个选择正确与否与企业的利益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上面的分析 和公式计算仅是向读者和纳税者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具体到某一企业、 某一纳税人,他们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以便确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 况的技术工作时间表。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