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搞好税收筹划的思考
录入时间:2001-09-18
【中华财税网北京09/18/2001信息】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影响
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加强企业筹资、投资管理、合
理规避市场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改革的深化,在
财务管理中如何搞好税收筹划,科学选择经营地点、经营形态、财务处理等,对于降
低企业税收成本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搞好税收筹划,是当
前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税收筹划的思考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吃透政策、领会精神的基础上,
通过对经营组织形式、投资方式、财务处理的时间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合法、科
学的安排,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获得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提
高企业经营效益,获取最大利润,是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市场经济又是法制
化的,所有的经营活动,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能否既能充分考虑企业
利益,又不违背法律法规,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突破口,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
体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税收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经济杠
杆之一。认真掌握税收政策,并科学安排纳税事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税收筹划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一种税收决策,是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许
可范围内,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低税收成本的最佳方案,并据此安排经营和财务活
动。
从市场经济的实践看,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等财务管理活动是多方面的,
税收政策规定的针对性也为开展税收筹划提供了种种可能条件:首先,税收杠杆作用
的发挥,使不同纳税人的税收待遇不同,这为纳税人提供了可供选择较低税收成本的
机会;第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组织形式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理财手
段多样化,搞好税收筹划,科学安排纳税行为,减轻企业税负,也是大势所趋;第三,
随着税务部门管理手段的日益加强,税法的不断完善和全社会纳税意识的逐步提高,
企业通过偷税、逃税手段达到少缴税款的行为既不合法,又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加强财务管理,搞好税收筹划,是企业降低税收成本的必然选择。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税收筹划具有以下特点:
1.合法性。税收筹划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是以税法为依据,深刻理解
税法所体现的国家政策,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作出低税收成本的决策。这种行
为,既不违法又可促使企业精打细算,加强财务管理。
2.知识性。税收筹划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必须要吃透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具
体政策,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3.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以较少的成
本支出换取较高的利润,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三、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1.有利于税收杠杆作用的发挥。企业税收筹划活动必须以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为依
据,根据税法体现出来的鼓励哪些产业的发展、限制哪些产业的发展,来制定各自经
营决策。而税收杠杆作用的发挥,正是通过具体政策来引导企业调整经营活动。搞好
税收筹划,有利于国家税收政策精神的正确贯彻,保证税收宏观调控作用的实现。
2.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税收筹划涉及税收政策、账务处理、资金运营
管理等诸方面内容,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搞好税收筹划的过程,本身
就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过程。
3.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益。企业通过开展税收筹划,最大限度降低税收成本,
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种规律必定促使企业加强财务
管理,搞好成本核算,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企业依法纳税意识。要想搞好税收筹划。就必须吃透税收政策。学
习和运用税收法律法规。这促使企业自觉按照税法的规定纳税,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
监督和管理。
四、税收筹划的实现途径
1.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企业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等直接影响最终获利。
如何在投资这一生产经营起点把握税法,进行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点。
一是对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由于我国税制对公司和合伙企业实行不同的纳税规
定,不同的组织形式其税后净收益不同。因此,企业对经营组织形式的选择,是税收
筹划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是对区域性税收政策的选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
国实行区域性的税收倾斜政策。因此,在进行投资方向决策时,要看准区域性的税收
优惠,减轻税负的潜力相当巨大。
三是对行业性税收优惠的选择。不同行业实际税负有着较大差异,体现了国家产
业政策的导向性,对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一般税负较轻,企业要根据国家税收政策
导向,选择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充分享受税收政策。
2.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方式与税收筹划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生产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最后的营业收入,进而影响着税收数额的大
小。
第一,对税种的选择。由于税种在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其税率存在差别,筹
划者在决策时,不可不全面系统地研究,尽量选择低税率的税种。
第二,对扩大投资方式的选择。扩大投资可以建厂房、买设备,也可收购亏损企
业,利用其累计亏损抵销盈利企业的利润,或者将亏损企业经营状况改变,利用其亏
损抵销未来利润。
第三,选择相对低税率的经营方式。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所处环节不
同,其所担负的税负往往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来选择税负较低的经营方式。
3.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利用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来选择会计核算方法
或计税方法。成功的企业家在决策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充分利用每一
个可获利的机会。如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可以
根据情况科学运用。如,预测原材料呈上涨趋势,而且企业需要常储原材料,可以选
择“后进先出法”来核算,后进的价格高,产品成本也就高,相对利润低。即使最终
价格持平,也可起到延后实现税款的作用。另一方面,使企业始终以较少的资金占用
较大的存货。(i200109070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