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避税与反避税:个体工商户避税方式
录入时间:2001-08-24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4/2001信息】 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避税的领域非常广
阔,既可以通过减少应税所得,又可以通过增加核算费用,进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计税所得
由于计税基数的降低,必然减少应纳税款,而且计税依据的降低,还可以使适用
的税率档次下降,增加比较利益。
比如,根据我国现行税法,凡是设在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保税区从事生产经
营的企业,其应享受的税收优惠要比国内其他地区多,个体工商户在选择投资地点时,
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
再如,我国现行税法还规定,孤老、残疾人员和烈属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某些
社会急需劳动强度大而收入又偏低的,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定期减
征、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完全能利用这些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2.利用费用核算,减轻纳税义务
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费用支出,这些费用支出,一般
可以列入成本,直接减少应税所得。通常扩大费用列支的方法有;
第一,尽可能地把一些收入转换成费用开支。由于个人收入主要用于家庭的日常
开支,而家庭的很多日常开支事实上很难与其经营支出区别开来,如水电,通信费等,
个体工商户往往把本来应由其家庭支出转换为经营支出,从而既满足家庭开支的正常
需要,又减少了应纳税所得,少缴了所得税。
第二,使用家庭成员或雇佣临时工,扩大工资等费用支出。家庭成员的工资具有
极大的灵活性。既能增加个人家庭收入,又降低了应纳税所得额,甚至必要时还可以
作为调剂应纳税所得额的重要手段,使应纳税所得额降到较低的税率档次上,减少所
得税。
第三,利用自己的房屋办公司收取租金。收取租金,表面上看使个人缴纳的房产
税增加,但实质上收取的租金可记入经营支出,减少应纳税所得。收取租金的最佳界
限为:年租金所带来的个人所得边际税率的变化应不超过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换
言之,目前个体工商户的租金收入与月收入的增加幅度不超过35%的税率档时,税
收支出是有利可图的。
3.利用应收帐款减少纳税
例如,一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已接近5万元,这时又发生一笔业务收入,扣
除成本费用后其应纳税所得额可能为0.3万元左右。如果该个体工商户将这笔收入
以已实现收入计入帐户,则这笔收入将按3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把这笔
收入以应收款的形式暂时挂账,一直挂到下一个纳税年度,该个体工商户就可能因原
应纳税所得额未超过5万元这个级距而按35%以下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这
笔新实现的收入被推迟到下一个纳税年度缴纳个人所得税,很可能下一个纳税年度因
新实现的收入额低于5万元,则按低于3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