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税网北京02/23/2001信息】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和
生产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
产成品、外购商品等。选择适当的存贷计价方法是实现避税的重要手段。要实现这
一目标,企业在存货计价的方法选择上就必须将税收法规与会计法规进行协调统一,
达到合法降低税负的目的。
企业购入存货,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增加。企业发出存货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少,
营业成本相应地增加,因此,存货的收发结存核算和企业的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密
切相关,这为我们在会计法规的范围内,通过确定有利于企业的营业成本、营业利润
来缩小税基减少税负提供了可能。
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一般为: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进货(扣除退货和持让)+进货费用/期末存货
从公式上看:期末存货的大小与销货成本高低成反比。即期末存货金额越高,
销货成本越低,在一定的消货收入下全年的所得额及所得税赋也随之增加;反之期末
存货金额越低,销货成本越高,全年所得额及应缴所得税赋随之减少,因此,期末存
货金额的高低,会影响经营者的所得税赋。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辨认法、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等不同方法。企业维护自己最大利益的基本保证
是将留在库中的材料转化成资金占用最少的材料,因此,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是避税
者从事避税活动所须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如,LLL公司2000年5月份发生的甲材料购入、零用和结存的资料如下:
表2 LLL公司5月份甲材料购入、
零用和结存的资料 计量单位:公斤
购入 发出 结存
事项 数量 单价 数量 单价 数量 单价
5月1日期初结存 10000 16
5月8日购入 40000 17
5月10日发出 120000 16.80
5月15日购入 30000 17.50
5月20日发出 26000 17.15
5月27日购入 150O0 18
5月31日发出 16000 17.41
以下是分别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所得到的材料明细账:
表3 加权平均法
日期 购入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5月1日 10000 16 160000
5月8日 40000 17 680000 50000 16.80 840000
5月10日 20000 16.80 336000 30000 16.80 504000
5月15日30000 17.5 525000 60000 17.15 1029000
5月20日 26000 17.15 445900 34000 17.15 583100
5月27日15000 18 270000 49000 17.41 853090
5月31日 16000 17.41 278560 33000 17.41 574530
表4 先进先出法
日期 购入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5月1日 10000 16 160000
5月8日 4000 17 680000 10000 16
40000 17 840000
5月10日 10000 16 330000 30000 17 510000
10000 17
5月15日 30000 17.5 525000 30000 17 1035000
30000 17.50
5月20日 26000 17 442000 4000 17 59,3000
30000 17.50
5月27日15000 18 270000 40000 17 86300
3000 17.50
15000 18
5月31日 4000 17 27800 18000 17.50 585000
12000 17.5 15000 18
表5 后进先出法
日期 购入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5月1日 10000 16 160000
5月8日 40000 17 680000 10000 16 840000
40000 17
5月10日 200000 17 34000 10000 16 50000
2000 17
5月15日 30000 17.5 525000 10000 16 1025000
20000 17
30000 17.5
5月20日 26000 17.5 45500 10000 16 570000
20000 17
4000 17.5
5月27日15000 18 270000 10000 16 840000
20000 17
4000 17.5
15000 18
5月31日 15000 18 28750 10000 16 552500
1000 17.5 20000 17
3000 17.5
表6是根据表3至表5的有关数据及LLL公司的销售及费用等资料编制的存货计价方法和
应纳税额比较表
存货计价方法和应纳税额比较表
项目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销售收入(数量62000公斤,单价22元) 1364000 1364000 1364000
月初材料(数量10000公斤,单价16元) 160000 160000 160000
本月购入(85000公斤) 1475000 1475000 1475000
可供销售商品(95000公斤) 1635000 1635000 1635000
减:月末存货 574530 585000 552500
销售成本 1060470 1050000 1082500
销售毛利 303530 314000 281500
营业费用 100000 100000 100000
税前收益 203530 214000 181500
所得税(33%) 67164.9 70620 59895
税后净收益 136365.1 143380 121605
从表6可以看出,如果原材料价格成持续上涨趋势。采用后进先出法,打入销售成
本的部分较高,企业可以达到减少当期纳税和递延纳税的目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