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的通知
办水保[2003]58号颁布时间:2003-04-29
2003年4月29日 办水保[2003]58号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间列市水利(水
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的通知》(水保
[2000]525号)的要求,根据各试点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进展的实际情况,经
研究,我部定于2003年下半年开展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工作。现将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验收组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负责试点城市的初步验收,流域机构主持试点城
市的验收,水利部将对验收结果进行复核并对部分试点城市进行抽查。
二、验收程序和时间
各试点城市要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验收准备,抓紧完成有关工作,整理
准备验收所需资料。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于2003年9月底前完成初步验收,
并将初步验收报告报所在流域机构,申请验收。各流域机构应于2003年底前完成
验收工作,并向我部报送各试点城市的验收报告。
三、验收的范围和标准
全国第二批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范围为试点城市市区,即地级市不包括市区以
外的市辖县、市,县级市不包括市区以外的市辖乡、镇。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进展,本次城市水土保持试点
验收的主要标准为13项(评分标准详见附件),合计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
的为合格。
四、其他
经验收合格的城市,水利部将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称号。
各流域机构和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实施方案和本通知的要求,加强领导,
认真组织,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验收标准,高质量
完成本次验收工作。
今后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实行申报制,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调整水土
保持示范城市标准。达到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评分标准的城市,向我部提出申请,
经我部验收合格的,将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称号。
附件:全国城市水土保持试点验收评分标准
项 目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
1、建立城市水土保持试点工作市级领导协调机构 5分 有正式文件的得5分,有会议纪要的得4分,
其他情况本项不得分。
2、出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0分 出台“实施《水土保持法》规定”和“水土
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的各得2分,出台
“两费征收使用规定”和“开发建设项目水
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规定”的各得3分,四
项累计为本项得分。
3、开展水土保持宣传 10分 在城市显著位置设置40平方米以上大型固
定宣传牌(碑)的,每有一块可得2分,累
计达到10分止。
4、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5分 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得5分,未经批准的
得3分,其他情况本项不得分。
5、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率 8分 2001~2003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
持方案编报率达到90%以上,90%以下
每降低10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6、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 8分 2001~2003年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
率达到90%以上, 90%以下每降低
10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7、水土流失控制率 10分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之比小于10%
且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允许侵蚀模数以
下,高于10%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2分,
至扣完止。
8、城市周边开山、取石、挖沙的管理 6分 对开山取石、取土、取沙等实施了有效监管,
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在省
道以上公路视线范围内没有开采活动(已有
的进行了关闭和恢复治理),较好的得
5~6分,一般的得2~4分,较差的得
0~1分。
9、城市降雨蓄滞能力 5分 设计暴雨情况下不产生明显积水,市区综合
径流系数达到0.6以下的得5分,每增加
1个百分点扣2分,至扣完止。
10、森林覆盖率 10分 山区城市达到60%、丘陵城市40%、平
原城市20%以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1
个百分点扣1分,至扣完止。
1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 10分 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以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1个平方米扣2
分,至扣完止。
12、城市水系绿化率 8分 水系绿化长度与水系长度之比达到80%以
上,低于以上标准每降低5百分点扣2分,
至扣完止。
13、档案资料管理 5分 档案资料完整,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酌情
得1~5分。
合 计 100分
注释:
1、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指2001~2003年市级及其以上立项的开发建设
项目中已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和应编报项目数量之比。
2、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指2001~2003年市区范围内已征收水土保持
补偿费项目与应征收项目数量之比。
3、水土流失控制率指城市市区范围内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
4、综合径流系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雨量之比(可从
城市规划资料中查得)。
5、城市水系绿化率指市区范围内水系两岸绿化长度与水系长度之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