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劳动人事法规 > 正文

劳动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

劳社部发[2003]28号颁布时间:2003-10-13

     2003年10月13日 劳社部发[2003]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为进一步落实劳动争议仲裁三方原则,规范兼职劳动仲裁员管理,提高劳动争议 仲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现就 加强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做好兼职劳动仲裁员的推荐和聘任工作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把推荐和聘 任兼职劳动仲裁员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国家对劳动仲裁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将政治觉悟高、业务水平强,具有丰富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经验并且热爱劳动争议仲裁 工作的人员推荐和聘任到兼职劳动仲裁员岗位上来。进一步提高兼职劳动仲裁员的文 化水平,今后推荐和聘任的兼职劳动仲裁员原则上应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以适应 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发展需要。   二、加强对兼职劳动仲裁员的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办案参与率,提高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年最低办案 数量标准,今后兼职劳动仲裁员每年参与办案数量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专职劳动仲裁员 平均办案量的三分之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根据本地劳动 争议仲裁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最低办案数量标准。   逐步推行兼职劳动仲裁员年度注册制度。省级兼职劳动仲裁员由劳动保障部进行 注册。省级以下兼职劳动仲裁员由省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注册。注册时应提交《劳动仲 裁员执行公务证》原件、上年度个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总结、所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的工作鉴定、参加培训的有关证明等材料。凡参与办案量少于规定标准的兼职劳动 仲裁员,未参加培训或参加培训时间少于规定时间的兼职劳动仲裁员不能办理注册手 续。省级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年度注册工作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组织,统一将 兼职劳动仲裁员注册所需材料报送劳动保障部。注册时间为每年3月1日至3月31 日。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同级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研究 建立和完善兼职劳动仲裁员的业绩评估、工作奖惩等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兼 职劳动仲裁员职位等级制度,不断提高劳动仲裁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水平。   三、大力推行兼职劳动仲裁员培训制度   推行兼职劳动仲裁员培训制度,是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发展需要,是劳动仲裁职 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为不断提高兼职劳动仲裁员的专业化水平,各级劳动保障 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积极开展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培 训工作。兼职劳动仲裁员参加法律知识、劳动保障业务培训,每年不得少于40小时。 培训计划、培训教材由劳动保障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 会制定和编写。省级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培训由国家劳动保障部会同全国总工会、中国 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实施。省级以下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培训由各级劳动 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实施。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培训要以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 重实效为原则,严格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好师资力量,开展业务培训。培训活 动可以采取集中教学、分散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   四、积极为兼职劳动仲裁员办案创造良好条件   为切实保证兼职劳动仲裁员参与办案,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企业 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兼职劳动仲裁员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会的领导下,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参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凡是劳动争议仲裁委 员会确定办案或当事人选择办案的兼职劳动仲裁员,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 织、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要保证办案时间。同时,积极研究解决兼 职劳动仲裁员必要的办案场所、办公设备、工作着装等问题,推动兼职劳动仲裁员队 伍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与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抓紧制定兼职劳动仲裁员的办案补助的具体办法。办案补助原则上从仲裁收费中解决, 经费较为困难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业组织(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要积极研究探索解决兼职劳动仲裁员办案补助资金来源的办法。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