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苏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江苏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暂行管理办法
颁布时间:1980-07-01
1980年7月1日 为加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奖励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有贡献的人员,组织好 科技成果的交流、推广和应用,根据国家科委《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办法》 的精神,结合本省实际情况,特制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暂行管理办法。 一、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范围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是指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新的具有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的结果。 包括独创的或有所改进提高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虽已研究成功但技术仍属保密的情 况下取得的成果。共分三类:理论研究成果,技术研究成果,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的阶段性成果。 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 1.技术研究成果的鉴定,按国务院一九六一年颁发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 定暂行办法》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的具体规定办理。 理论研究成果的评议审定,参照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暂行办法》 办理。即由所在单位(或地区)学术委员会组织审查评议,并在本学科主要学术刊物 上发表,得到较高评价,由本专业学会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评议。 2.鉴定科技成果应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方针,从科学技术、经济效果上,对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先进性、可靠性、合 理性、实用性和水平、价值意义及推广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作出恰如其 分的结论。 3.科技成果的鉴定,分为国家鉴定、省级鉴定、地方鉴定、基层鉴定四级。由 下达科研任务的单位组织鉴定,上级主管部门也可委托所属下级部门负责组织鉴定。 没有列入计划的项目,一般由本单位组织鉴定,重要的项目应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或所 在地科委组织鉴定。 (1)国家鉴定是指由国家科委和国务院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 (2)省级鉴定是指由省科委和省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 (3)地方鉴定是指由地、市、县科委和主管部门组织的鉴定。 (4)基层鉴定是指由基层单位邀请有关单位进行的鉴定。 4.科技成果鉴定前,承担研究任务的单位要做好充分准备,向下达科研任务的 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组织鉴定,并同时报送所在地科委。 5.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后,由负责组织鉴定的单位发给鉴定证书。鉴定证书的式 样,应按国家科委颁发的为准。鉴定证书必须铅印,负责组织鉴定的单位要加盖公章, 分送有关单位和所在地科委。 按照国家科委规定,鉴定证书具有国家证书性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上报登记 1.省内各单位完成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论是集体或个人完成的,是计划内 或自定的,都应及时上报登记。 报送科技成果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得浮夸虚报和草率从事。填报科技成 果的技术内容和评价,应以鉴定证书的意见为准。 2.报送科技成果时,必须做到文件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包括《科学技术研究 成果登记表》、科技成果简介、研究工作总结、鉴定证书、图纸和照片,并用毛笔或 钢笔书写,字迹要端正清楚。 3.科技成果按隶属关系上报。即地、市、县属单位的科技成果报所属地、市、 县科委;省直属单位的科技成果报省主管部门;双重领导的单位、部属单位的科技成 果在上报主管部的同时,要上报给所在地科委和省主管部门。 4.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对报来的科技成果,要认真审查,对成果的水平、价值作 出评价,提出是否奖励和奖励等级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建议,加盖公章,逐级审批 后送省科委,每项一式二份。 5.每个年度的科技成果报省的截止日期为次年的一月底,过期可在下一年度申 报。科技成果上报日期作为评定省内首创权的依据。 6.科技成果要根据鉴定结果及时报送。各地、市科委和省主管厅局每年两次 (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向省科委综合报告科技成果完成情况。 7.科学技术工作者本人或负责推荐的单位,对于所推荐的科研成果未能入选, 如有异议,可越级推荐。 四、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奖励 1.为表彰在科学技术研究中有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多出成果,快出人材,对 完成重要科技成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2.凡符合国务院颁发的《发明奖励条例》的科技成果,应按规定逐级上报,由 省科委审查后,报送国家科委申请奖励。在我省工作的外国人和华侨可将发明创造报 告省科委,由省科委报送国家科委申请奖励。 3.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江苏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省内各单位或个人完 成的科技成果,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以申请奖励。 (1)在科学技术研究中,作出显著成绩,在学术上或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国外先 进水平的; (2)填补了国内空白,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的; (3)在发展我省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效果的。 4.江苏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分一、二、三、四等,由省人民政府颁发奖状和 奖金。 5.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评选,选出受奖项目和奖励等级,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奖。 全省重要科技成果授奖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第二季度进行。 6.个人完成的科技成果,奖状、奖金发给个人;集体完成的科技成果,奖状发 给集体,奖金应根据担任该项成果研究工作的人员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多劳多得, 不搞平均主义。主要研究人员所得的奖金比例不少于奖金总额的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其余发给直接参加完成该项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奖金挪作它用。 如被挪用,要全部退回用于奖励。 7.凡外省、市、自治区单位参与合作完成的科技成果,外省、市、自治区合作 单位应参加分配奖金;如分配中发生争议,本省主办单位应本着克己待人的精神妥善 处理。 8.每项科技成果不能重复领奖,如果按两个以上奖励条例均能获奖时,按金额 高的奖励标准领取奖金。 9.对虚报或冒领科技成果奖者,除撤销奖状、追回全部奖金外,视情节轻重, 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五、科技成果的建档、保密与交流 1.基层单位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科技成果档案。科研项目完成后,参加研究 工作的人员应将全部技术文件资料移交技术档案室保管。 2.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密级,按国家规定,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基层单位 在报送时,可提出建议,经地、市科委或省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省科委综合报告国 家科委。 3.向国外宣传或交流科技成果,应按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各级科技部门每年推荐一批经过鉴定、确实可以应用于生产的科技成果,会 同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应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发挥作用。 5.完成科技成果的单位对取得的科技成果有所有权,应受到国家保护;主管部 门在定点生产时,应优先安排。凡采用他单位科技成果,要给该单位以报酬。 六、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分级管理。 1.省科委负责全省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科技 成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制定和修订本省科技成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 和规定;制定和修订本省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组织鉴定、登记、上报、评选和奖励重 要科技成果;向国家科委推荐发明奖励项目,调查和解决科技成果工作中的问题;推 荐可以应用于生产的科技成果,做好科技成果档案管理等。 2.市、县科委和各级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管理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成果工作, 主要任务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科技成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结合本地、 本部门的实际,积极组织实施,检查执行情况。 (2)组织科技成果鉴定。 (3)收集和审查核实基层单位报送的科技成果,组织评选,提出奖励意见,及 时报送,建立和管理科技成果档案。 (4)调查和解决科技成果工作中的问题。 (5)因地制宜,提出适合本地区、本部门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项目。 (6)做好科技成果的报道和交流。 (7)保护科技成果所属单位和个人的正当权益,同剽窃科技成果等不良倾向作 斗争。要及时地为受损单位提出公证,保证国家有关法规的顺利执行。 3.省科委设立科技成果评选委员会,聘请主要学科、行业的专家组成。 4.各级科协和专业学会(组),要积极协助做好科技成果的鉴定、评选交流和 推广工作。 七、国防、军工科技成果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由省国防工业办公室负责执行。 八、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本省过去有关规定如有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 办法为准。本办法以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主持执行机关。 (1)
上一篇:
江苏省政府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
下一篇:
江苏省地方建设基金征集暂行办法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