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05年税收收入
录入时间:2006-02-22
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达到30866亿元(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0%,增收5148亿元,年收入迈上30000亿元新台阶。"十五"期间,全国共入库税收收入109217亿元,年均增长19.5%,5年翻了一番多。国家税务总局计统司近期对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本期《数据解读》专刊特刊发其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2005年,全国共入库税款(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30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收5148亿元。其中,中央级完成19713亿元,增长19.4%,增收3199亿元;地方级完成11153亿元,增长21.2%,增收1949亿元。
2005年税收收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税收收入较快增长,主体税种与相关经济增长基本协调。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长20%,税收占GDP比重为16.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从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海关代征进口产品税收等主体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第二,增收结构发生变化,所得税对税收增收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05年,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共完成16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收2547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49.5%,与上年基本持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7605亿元,增长30.9%,增收1793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34.8%,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其他地方各税完成1852亿元,增长26.5%,增收375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7.3%,比上年略有提高。海关代征进口产品税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和车辆购置税共完成4845亿元,增收433亿元,对税收增长的贡献率为8.4%,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第三,东、中、西部税收全面增长,中、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2005年,东部地区税收收入218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占全国收入比重为70.7%;中部地区收入4817亿元,增长22.4%,占全国收入的比重为15.6%;西部地区收入4215亿元,增长21.7%,占全国收入比重为13.7%。中、西部地区收入增速分别快于东部3.2和2.5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3和0.2个百分点。
第四,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相关行业税收涨落明显。2005年,国家继续实施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生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5.7%,增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相应地,钢材、水泥平均价格下降,降幅在2%~7%之间。反映到税收上,2005年钢坯钢材、建材增值税分别增长19.3%和9.4%,较上年分别回落14.7和21.2个百分点。为促进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调高了山东、河南等8省(区市)资源税税额,2005年资源税增长43.9%,增幅比上年提高25.2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税收呈现稳定较快增长,2005年房地产业的企业所得税增长42.9%,营业税增长21.5%。从相关行业的税收情况看,中央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