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学方程式巧算雇主负担个人所得税
录入时间:2004-05-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1/2004信息】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全部或部分
个人所得税款的计算问题,由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税款的情形不同,在实际操作中计
算较为复杂。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现行法规中主要是运用下列三个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
计算公式进行:
一、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公式2.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
税率×(1-20%)〕
三、公式3.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
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上述三个公式中,公式1只适用于费用扣除标准一定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80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0)、不含税收入不超过3360元的劳
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800);公式2适用于费
用扣除数不能直接确定的应税项目,尤其是对实行加成征收的劳务报酬的计算更为复
杂,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税率表只有含税和不含税所得级距税率表,都不适用于不含
税收入,因而还需要运用不含税收入级距税率表;公式3仅适用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
部分税款的处理。
这些公式和不含税所得级距税率表以及劳务报酬项目的不含税收入级距税率表很
难记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繁琐复杂。笔者通过数学推理方法,并经过日常征管
工作的反复验证,摸索出一种利用数学方程式进行运算的方法。
对于任何不含税收入(或支付金额)均有等式“不含税收入(或支付金额)-雇
主应负担所得税=含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含税收入-费用扣除标准”
成立,因此任何不含税收入均可换算成含税收入通过列数学方程进行运算。
运用这种方法选择税率量,把“不含税收入(或支付金额)-费用扣除标准”
“看作”含税所得查找相应级距;由于雇主应负担税额是未知数,因此在选择含税所
得适用税率(指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承包租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的时候有时
会出现错误,所以运用这种方法计算时需要检验。检验方法是:将计算出的雇主应负
担税额代入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含税)=不含税收入(或支付金额)+雇主应负担所
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如果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所对应的级距内,则说明答案
正确;如果计算出的高水平纳税所的额不在所对的级距内,则选用下一阶级距计算。
现举例说明其各种项目由雇主负担全部或部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例:1.某企业5月份支付职工王某不含税工资4800元,则企业应负担王某个人所
得税多少元?
解:设企业应负担王某个人所得税为X,则有:
(4800+X-800)×15%-125=X 解之得,X=558.82(元)
检验: 含税所得额=4800+558.82-800=4558.82(元) 在级距2000—5000范围之
内,证明答案正确。因此该企业当月应负担王某个人所得税558.82元。
例2.某人于5月份取得偶然所得20000元,按照协议规定,由支付单位负担个人所
得税。求该单位应负担多少个人所得税?
解:设该单位应负担个人所得税为X,则有:
(2000+X)×20%=X 解之得,X=5000(元)
因为,偶然所税只有一档税率,故不需要检验。所以该单位应负担5000元个人所
得税。
例:3.某外籍人员5月份从中国境内某企业取得工资薪金收入12000元,雇主负担
其工资薪金所得30%部分的应纳税款,求其当月应纳税款从少元?
解:设该外籍人员当月应纳税款为X,则有:
(12000+30%X-4000)×20%-375=X,解之得,X=1303.19(元)
检验:含税所得额=12000+1303.19×30%-4000=8390.96元 在级距5000—20000元
范围之内,证明答案正确。因此该外籍人员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303.19元,其中企
业负担390.96元(1303.19×30%),个人负担(1303.19×70%)
例4.个体户王某1998年底取得对某集体企业的全年税后承租得所得35000元,按
协议规定,王某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由企业承担,求该企业负担王某98年度个人所得税
多少元?
解:设该企业应负担王某96年度个人所得税为X,则有:
(35000+X-9600)×20%-1250=X 解之得,X=4787.50(元)
检验:含税所得额=35000+4787.50-9600=30187.5(元) 不在级距10000—30000
范围之内,证明选用税率错误。于是用下一阶级距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
(35000+X-9600)×30%-4250=X 解之得,X=4814.29(元)
检验:含税所得额=35000+4814.29-9600=30214.29 在级距30000—50000范围之
内,证明该答案正确。所以该企业应负担王某98年度个人所得税4814.29元。
这种方法与运用前述三个公式计算的方法相比较显得简便,无须记忆不含税所得
(劳务报酬为不含税收入)税率表,速度快,节省时间,而且易理解易掌握,准确性
高,对企业正确核算个人所得税以及税务部门进行纳税检查都不适为一种比较好的方
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