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财务报告中所得税的处理
录入时间:2003-07-31
【中华财税网北京07/31/2003信息】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课征方法是按年计征,
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即企业准确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只有在年度所得(收益)出来后才能得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在
中期财务报告日需要计算收益,那么为达到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在中期财务报告
日就应当确认所得税费用,以如实反映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所以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企业在中期必须确认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第10条规定:企业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采用
与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即企业如果在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应付税款法核
算所得税,则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也应当按照应付税款法的核算原则预计中期所得税;
企业如果在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则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也
应当按照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核算原则预计中期所得税,其中如果企业在年度会计报表
中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则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也应当按照递延法的核算原则预计
中期所得税,如果企业在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则在中期会计报
表中也应当按照债务法的核算原则预计中期所得税。企业既不得在中期随意变更所得
税核算方法,也不得采用与年度会计报表不相一致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与此同时,企
业在具体确认和计量各中期所得税时,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为基础。
一、按照应付税款法确认和计量中期所得税
例:ABC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所得税按年计征,分季
预缴。公司在2002年第一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上半年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为2000万元,1至9月份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万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500万元。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年度会计报表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ABC公司2002年度各季度应交的所得税、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
各季度的账务处理。
1.第一季度: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应交的企业所得税=1 200×33%=
396万元,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396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 39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960000
2.第二季度:应纳税所得额=2000-1200=800万元,应交的企业所得税=800
×33%=264万元,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64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 264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40000
3.第三季度:应纳税所得额=3000-1200-800=1000万元,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1000×33%=330万元,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33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 333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30000
4.第四季度:应纳税所得额=4500-1200-800-1000=1 500万元,应交的企
业所得税=1 500×33%=495万元,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495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 49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950000
二、按照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和计量中期所得税
例:XY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所得税按年计征,分季预
缴。按规定,公司的计税工资人均月扣除额为800元,共有员工700人,在2002年内公
司员工人数没有发生变化,则公司各月的计税工资总额为56万元,每季的计税工资总
额为168万元。公司在2002年1至4季度实际发放的工资数分别为200万元、240万元、
250万元、300万元。
XY公司在2001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设备,设备原价为1 802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
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照税法规定只能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XY公司考
虑到该项设备更新较快,在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两者折旧年限一致。则
公司2002年税收折旧为(1802-2)/5=360万元,会计折旧为(1802-2)×5/15=600
万元,时间性差异为600-360=240万元。据此,XY公司在2002年度各季度的会计折旧
和税收折旧分别如下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 计
会计折旧 150 150 150 150 600
税收折旧 90 90 90 90 360
时间性差异 60 60 60 60 240
假定XY公司在2002年1至4季度实现的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2000万元、1800万元、
1500万元、2400万元,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2年度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公司在年度会计报表中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分析:由于XY公司在年度报表中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以编制季度财务报告
时,也应当采用债务法核算每个季度的所得税。根据上述资料计算XY公司在2002年各
季度的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金额如下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年初至本期末已实现的会计利润 2000 3800 5300 7700
年初至本期末永久性差异 32 104 186 318
年初至本期末时间性差异 60 120 180 240
年初至本期末应纳税所得额 2092 4024 5666 8258
所得税税率 33% 33% 33% 33%
年初至本期末应交所得税 690.36 1327.92 1869.78 2725.14
本季度应交所得税 690.36 637.56 541.86 855.36
年初至本期末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19.80 39.60 59.40 79.20
本季度时间性差异的影响 19.80 19.80 19.80 19.80
本季度所得税费用 670.56 617.76 522.06 835.56
根据上表,对XY公司2002年各季度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和应交所得税
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1.第一季度:
借:所得税 6705600
递延税款 19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903600
2.第二季度:
借:所得税 6177600
递延税款 19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375600
3.第三季度:
借:所得税 5220600
递延税款 19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418600
4.第四季度:
借:所得税 8355600
递延税款 19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8553600 (Al 2003 07 037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