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录入时间:2003-06-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6/30/2003信息】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
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从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就可以略见一斑。会计制度首
先在应缴税金一级科目下设置了两个有关增值税的二级科目:
(1)应交增值税 (2)未交增值税
与此同时,在(1)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再设九个专栏(实质上即三级科目)请看
下表列示: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进项税额
已交税金
(A)应交增值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
减免税款
应 销项税额
交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税 减免税额
金 出口退税
进口税额转出
转出多交增值税
(B)未交增值税:月份终了,将上述(A)应交增值税明
细科目的余额转入(B)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以准
确体现企业应交未交增值税。
下面我们通过简例将具体账务处理分析如下:
经济活动 会计分录 说明
1.一般纳税人采购材 借:材料采购1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
料交纳进项税17 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 117
借:银行存款351 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销售产 贷:产品销售收入300 ①进项17 ②销项51
品应交纳销项税5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③已交34
(销项税额)51 0
3.销项税金51减进项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
税金17,销售方实际 金)34
应再交增值税额34 贷:银行存款 34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
金)2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4.若该企业获得某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①进项17 ②销项51
减免税优惠10,则实 款)10 ③已交24
际交纳增值税额为24 贷:银行存款 24 ④减免税10
补贴收入 10 0
5.如果到月末企业尚
未交纳增值税34,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必须通过转出未交增 借: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 ①进项17 ②销项51
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另 值税)34 ③转出未交
一个二级科目未交增 贷:应交税金 增值税34
值税目,专门核算应 --未交增值税34 0
交未交增值税额
6.如果上述购入的材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或者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料报废、毁损或转作 在建工程 117 ①进项17 ⑥销项17
非应税增值税的项 贷:原材料 100
目,比如在建工程使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0
用 (进项转出) 17
假定该企业属于出口销售企业,则上
7.出口企业免交增值 (2)中的销项税金34免交,如果该企业同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税销项税,如果该企 时有内销一批产品,假定实际应交销项税 ①进项17 ②出口销项0
业同时有内销,则原 金为5,则(1)中为生产出口产品的进项 ④出口抵减 ③内销销项5
购入材料生产出口产 税金17可以先抵扣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金5 内销产品应 ⑤进项转出5
品的进项税金可以先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纳税额5
抵减内销产品应交纳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5 进项12
销项税金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5
8.如果抵减后进项税 假定上题中进项税额还余12,该企业
金还有余额12,则视 出口货物占本企业全部货物50%以上,则
该企业出口货物为本 采用退税方式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企业全部货物50%以 借:银行存款12 进项12 出口退税12
上和未超过50%两种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情况,分别采用退税 (出口退税)12 0
和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否则采用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进行处
进行处理。 理。
9.如果企业当月多交
了增值税,理论上应 假定该企业原有应交未交增值税34
退还企业,但一般情 (见上5)
况下,采用转入应交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增值税--未交增值 (转出未交增值税)3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税的借方来处理。请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34 ①进项17 ②销项51
注意该科目贷方表明 现假定企业多交增值税8,则分录如 ③已交42
企业应交未交的增值 下 进项8 ⑨转出多交
税,显而易见,借方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8 增值税8
反映企业多交的增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0
税,这样用来抵减企 (转出多交增值税)8
业将来应交未交的增 则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方
值税。 科目余额为34-8=26 (ah20030503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