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出口退税率下调的税收筹划
录入时间:2004-07-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7/19/2004信息】 从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税开始
执行新的政策,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约3个百分点。
出口退税率的降低直接导致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企业可从以下三方面筹划,力争
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出口经营模式
出口企业通过出口经营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可以降低税收负担。
积极导入外贸出口代理制。
这次出口退税率调整,实际上是促进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动力。我国已经加入
WTO,外贸体制也应与国际接执。外贸企业通过筹划改制建立外贸代理制,实施企
业转型,可以降低外贸出口成本,强化产品出口管理。
尽量避免远期合同。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产业政策调整的一种手段。出口货物退税率的调整,
是基于国际环境变化及国内产业结构状况采取的应对之策,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调
整带有时间性。这就要求出口企业在签订出口贸易合同时,尽量避免远期合同,改远
期出口合同为即期合同或短期合同,以规避远期合同可能带来的出口政策风险。
选择货物出口方式,降低税负水平。
货物的出口方式影响着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无论是生产
企业还是外贸企业,是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出口自己生产的货物或采购的货物,抑或是
将货物销售给外贸企业出口,对企业的税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征税率=退税率时,自营(或委托)出口与通过外贸企业出口,企业所负担的
增值税税负水平相同;
当征税率>退税率时,自营(或委托)出口与通过外贸企业出口,企业所负担的
增值税税负水平存在差异。如果生产企业当期投入的料件全部来自国内采购,当产品
出口价格大于外贸企业的收购价格时,企业通过外贸企业出口产品有利于减轻增值税
负。并且,在产品出口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是关联方,利用
外贸企业出口可为生产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筹划空间。因为生产企业可以利用转让定
价进行税收筹划(须注意《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当出口货物受出口配额或出口许可证限制时,或当外贸出口企业所在地出口退税
指标不足影响正常出口退税时,外贸企业可将已收购的货物委托他人出口或者再调拨
销售给其他外贸企业出口。前者仍由自己办理退税,后者由接受调拨货物的外贸企业
办理退税。这两种方式下,双方都可自己结汇且谁办理结汇都不影响退税,企业可以
在货物出口后及时收取退税款。
出口贸易方式
不同的出口贸易方式,有着不同的税收待遇。企业在出口退税筹划中,不能忽视
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下面,我们分析不同贸易方式下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的筹划操
作方法。
出口企业发生的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业务,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四种贸易
方式:一是来料加工方式。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企业免征加工费的增值税,对其耗用
的国产辅助材料也不办理出口退税;二是进料加工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加工货物复
出口后,企业可以申请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经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三是正常经
销方式,亦即国外料件正常报关进口,企业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
加工复出口以后再申请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及消费税;四是国外延伸方式,即通过在
境外设立直销点,同时开展国外料件境外加工业务,并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这样处
理,企业可以规避出口退税风险和出口限制措施,减少贸易风险。
在上述四种贸易方式中,对于第三种方式,企业无论从手续的方便程度,还是从
税收成本的角度去分析,都是划不来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不采用;而对前面两
种方式,具体应采用哪一种,则要做细致分析:
在加工复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且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收率的情况下,企业
应选择来料加工方式。来料加工业务免征增值税,而进料加工虽可办理增值税退税,
但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货物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
料加工方式业务成本较大。反之,当料件加工使用的国产料件较多时,进料加工贸易
方式可办理出口退税,虽然仍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而增加了出口货物成本,但与来料
加工贸易方式相比,当耗用的国产料件数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进料加工业务成本会
等于甚至小于来料加工的业务成本。而在来料加工方式下,因其不能办理退税,企业
会面临随着国产料件数量的增加而出口成本增大的现象。
第四种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贸易方式。它实际上打破了贸易区域,规避了出口限制
措施,充分利用各种“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贸易区域成员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享有免税、免配额的优惠政策,可以快速拓展国外市场,延伸产品价值链,增加利润环节,减少
贸易风险。目前,国内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开展境外投资,开办境外加
工贸易企业,到境外做“外商”。这可能会逐渐成为贸易发展的一种新时尚。
理财环节
出口企业面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还应强化财务管理,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出
口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回笼,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筹划:
加强会计核算,搞好盈亏平衡测算。
企业可以通过对投资回报率、折旧成本、产品销售量、现金流量、回报年限等项
目的计算,测算盈亏平衡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为出口贸易打下良好
的基础。
做好企业投融资规划,从节约的利息费用中补偿出口成本。
由于出口退税率降低导致的出口成本的增加,企业可以从节约的利息费用中补偿。
以往国家出口退税指标严重不足,退税时间滞后,这种现象导致企业为了资金周转,
以退税额作抵押,转而向银行贷款,年贷款利率约为5.31%。企业因此背负了沉
重的利息负担。这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出口退税资金的及时落实到位,可以把企
业因降低退税率而增加的经营成本,从节约的贷款利息中得到补偿。因此,企业应该
重新考虑资本结构及融资问题,不能盲目贷款,以免增加债务利息负担。
强化现金流管理,争取退税资金及时足额回笼。
出口和退税,中间有一个时间差,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现金流是企业生存
发展的根基。所以,企业应该强化现金预算控制,加强现金流管理,争取出口退税资
金及时足额回笼。(bu20040701023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