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案例 > 正文

贸易方式有文章 企业税负可筹划

录入时间:2004-04-30

【中华财税网北京04/30/2004信息】 企业改头换面 应对退税下调 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出口退税政策引发了上海企业的“改头换面”风潮。据 上海当地媒体的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浦东企业受规避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一 般贸易比例下降,来料加工贸易剧增。一季度来料加工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倍。 而在上海海关,近来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抱着厚厚的“加工贸易手册”进出的人。 上海某微电子产品企业的一位业务员说:“我们公司有四拨人像我这样每天奔波,我 们以前是不需要来海关办理核销手续的。”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后,微电子产品的 出口退税率从17%降到13%。由此,很多从前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企业开始转为 加工贸易企业。 出口退税率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呈负相关效应。根据有关机构计算,出口退税率 每下调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约1个百分点。此次国家调低出口 退税率,无疑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加大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压力,给出口造成了一 定的不利影响。但我国对不同贸易方式采用不同的退税管理方式,退税率的降低对不 同贸易方式出口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通过对贸易方式的筹划,是可以将这种影响 降到最小的。 贸易方式不同 退税方式各异 按现行政策,我国对出口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时,针对不同的贸易方式,采取不同 的退(免)税管理办法。对一般贸易、进料加工出口的货物,我国实行的是“免、抵、 退”税管理办法,即依照退税率进行计算,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由出口企业负担;对 来料加工实行的是“免税不退税”的管理办法,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和 退税。而不同贸易方式采用不同退税管理办法,对生产型出口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征退税率一致 来料加工负重 假定某生产型出口企业当月出口销售额为200万元,原材料成本为100万元,生产 耗用的其他辅助材料金额为50万元,暂不考虑人工费,50万元为出口产品利润,产品 全部出口,征税率17%,退税率17%,我们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的退税结果-- 一般贸易出口货物耗用原材料100万元是国内采购,因此购进原材料时所需负担 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购进辅助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进项税额共计 25.5万元。经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为0-(25.5-0)=-25.5(万元),免抵退税 额为200×17%=34(万元),应退税款为25.5万元,企业的税负为零。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原材料100万元是国外免税购进,不包含国内增值税税 额,出口企业只是负担购进辅助材料的进项税额8.5万元。经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 为0-(8.5-0)=-8.5(万元),免抵退税额为(200-100)×17%=17(万元),应退 税款为8.5万元,企业的税负为零。 来料加工出口产品免征增值税,所耗用的来料加工免税原材料100万元不含有税 金,国内购进辅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8.5万元不得抵扣或者退税,需转入成本由出口 企业自行负担,即:为生产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额8.5万元应由出口企业负担,企业的 税负为8.5万元。 由此可见,征、退税率一致的情况下,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的税负皆为零,而来 料加工的税负为8.5万元,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优于来料加工。 征退税率不一 首选进料加工 仍以上面的企业为例,但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我们来比较不同贸易方 式的退税结果-- 一般贸易出口货物耗用原材料是国内采购,因此购进原材料时所需负担的进项税 额为17万元,购进辅助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进项税额共计25.5万元。 经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为0-[25.5-200×(17%-13%)]=-17.5(万元),免抵 退税额为200×13%=26(万元),应退税款为17.5万元,企业的税负为25.5-17.5 =8(万元)。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原材料100万元是国外免税购进,不包含国内增值税税 额,出口企业只是购进辅助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经计算,企业的应纳 税额为0-[8.5-(200-100)×(17%-13%)]=-4.5(万元),免抵退税额为(200 -100)×13%=13(万元),应退税款为4.5万元,企业的税负为8.5-4.5=4(万元)。 来料加工出口产品免征增值税,所耗用的来料加工免税原材料100万元不含有税 金,国内购进辅料所取得的进项税额8.5万元不得抵扣或者退税,需转入成本由出口 企业自行负担,即:为生产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额8.5万元应由出口企业负担,企业的 税负为8.5万元。 因此,在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企业的税收负担来讲,进料加工的 税负为4万元,一般贸易为8万元,而来料加工为8.5万元。显而易见,进料加工优于 一般贸易,一般贸易又优于来料加工。 税差大利润高 要合算选“来料” 假定某生产型出口企业当月出口销售额为350万元,原材料成本为100万元,为生 产耗用的其他辅助材料金额为50万元,暂不考虑人工费,200万元为出口产品利润, 产品全部出口,征税率13%,退税率5%,我们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的退税结果-- 一般贸易出口货物耗用原材料100万元是国内采购,因此购进原材料时所需负担 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购进辅助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进项税额共计 25.5万元。经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0-[25.5-350×(13%-5%)]=2.5(万元), 企业产生应缴税金2.5万元,应退税款为零,企业的税负为进项税额25.5万元再加 上2.5万元的应缴税金,企业的实际税负为28万元。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原材料100万元是国外免税购进,不包含国内增值税税 额,出口企业只是购进辅助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8.5万元。经计算,企业的应纳税 额=0-[8.5-(350-100)×(13%-5%)]=11.5(万元),企业产生应缴税金11.5 万元,应退税款为零,企业的税负为进项税额8.5万元再加上11.5万元的应缴税金, 企业的实际税负为20万元。 来料加工出口产品免征增值税,所耗用的来料加工免税原材料100万元不含有税 金,国内购进辅料所取得的进项税额8.5万元不得抵扣或者退税,需转入成本由出口 企业自行负担,即:为生产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额8.5万元应由出口企业负担,企业的 税负为8.5万元。 因此,在征退税差较大且利润较大的情况下,就企业的税收负担来讲,进料加工 的税负为20万元,一般贸易为28万元,而来料加工为8.5万元,显而易见,来料加工 优于进料加工,进料加工又优于一般贸易。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贸易的退税计算结果不同,企业的税收负担也 不同。只要出口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通过合法合理地选择贸易方式, 是可以使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