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技巧与避税案例:消费税的合理避税筹划——利用自制品合理避税筹划技巧案例解析
录入时间:2003-08-22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2/2003信息】 (十五)利用自制品合理避税筹划技巧案例解析
在纳税人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中,有一种自产自用的形式。所谓自产自用,就是
纳税人生产消费品后,不是用于直接对外销售,而是用于自己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或用于其他方面。这种自产自用消费形式,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常见的,但也是在是
否纳税和如何纳税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例如,有的企业把自己生产的应税消费品,
以福利或奖励等形式发给本厂职工,以为不是对外销售,不计入销售额,无须纳税。
在正常销售情况下,销售额等于销售价格乘以销售数量,而在自产自用应税消费
品用于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实际的销售,没有实际的销售价格。这就涉及
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销售额如何确定。按照税法规定,对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
费品,属于前述"用于其他方面"按规定应当纳税的,按照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
销售价格计算纳税。这里所说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是指纳税人按当月销售的同
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如果当月同类消费品各期销售价格高低不同,应按销售数景加
权平均计算。但销售的应税消费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列入加权平均计算:
(1)销售价格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2)无销售价格的。
如果当月无销售或当月未完结,应按照同类消费品上月或最近月份的销售价格计
算纳税。
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案例 549]
[案情说明] 2002年8月8日,北就飞驰汽车厂将自产小汽车两辆,转作企业自用
固定资产。该种小汽车企业4月份向外销售的加权平均价格为160000元,生产成本为
80000元。
[政策解读]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将自产消费品用于其他方面的,应视同销售,
计算缴纳消费税。企业对自产自用小汽车用作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小汽车的销售
价格计算纳税。由于本月尚未完结,因而以该种小汽车上月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计算说明] 这两辆小汽车应纳消费税额为:
应纳税额=160000×2×8%=25600元
在具体进行会计分录时,应当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24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56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4400
产成品 160000
[案例550]
[案情说明] 2002年9月8日酒厂向某单位赞助新开发的门酒1000瓶,每瓶装酒一
斤,每瓶白酒的生产成本为2.5元。
[政策解读] 按税法规定,企业将应税产品用于赞助,应视同销售,计算应纳消
费税。由于该白酒为新开发产品,以前没有销售过,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所以
按规定应当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在计算组成计税价
格时,白酒的成本利润率应当按10%计算。
[计算说明] 该批白酒的组成计税价格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1000×2.5×(1+10%)÷(1-25%)
=3666.67
则该批白酒应纳消费税税额为:
应纳税额=1000×0.5+3666.67×25%
=1416.67元
在具体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4540
贷:产成品 2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23.33
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1416.67
工业企业自制产品、半成品用于生活福利设施、专项工程、基本建设和其他非生
产项目,用于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以及用于馈赠、赞助、集资、职工福利、奖励
等方面应税消费品,于移送使用时,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消费税。税法规定,计
税依据为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没有同类产品销售价格的,按组成计价格纳税。目前
同一产品的市场销售价高低不同,企业为避免税可按较低的销售价计算纳税。按组成
计税价格计算纳税。其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
[案例551]
[案情说明] 哈维亚(连州)饮品有限公司按统一的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计算企
业自制自用产品成本为20万元,成本利润率25%,消费税税率10%,共组成计税价格
应和应纳消费税计算如下: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20万元×(1+成本利润率25%)÷(1-消费税税率10%)
=27.83(万元)
应纳消费税=27.83万元×10%
=2778(万元)
[筹划分析] 哈维亚(连州)饮品有限公司采用降低自制自用产品成本办法,成本
为10万元时,其组成计算价格和应纳消费税计算如下:
组成计税价格=(1000000+1000000×25%)÷(1-10%)
=13.89(万元)
应纳税额=13.89×10%=1.389(万元)
少纳消费税2.778-1.389=1.389(万元)
[特别提示] 由于成本是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的重要因素,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组
成计税价格的高低,影响税额的高低。此产品成本又是通过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计算
出来的。按照原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很多间接费用、车间经费、企管费均要通过一
定的分配方法在各步骤的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中分配,因此通过计算就能达到少
纳税的目的。只要将自用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少留一部分,而将更多地费用分配给
其他产品,就会降低用来计算组成计税价格的成本,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组成计税价价
格缩小,使自用产品应负担的消费税也相应地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