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 正文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的所得税筹划

录入时间:2002-08-06

【中华财税网北京08/06/2002信息】 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会引起企业的折 旧、付现成本、设备变现价值、设备最终残恒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变动,这些因素又 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税额的大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现金流出,所以做好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的所得税筹划工作,对企业很有现实意义。下面从各因素个体和 整体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选用现金流出总量作为更新决策的依据。 一、个体筹划分折 (一)折旧 折旧作为企业的成本项目,它越多,企业所得税就越少。折旧这种减少企业所得 税负的作用,被人们称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 [例]甲、乙两公司在某一纳税期内,有相同的收入60000元及相同的付现费用 10000元,甲公司另有折旧费用8000元(符合税法规定的扣除范围,可在税前全部列支), 乙公司没有。下面分别计算两公司的税后利润及营业现金流入(假设所得税率为33%、 下同。为计算方便,其他因素暂不考虑)。 1.甲公司 税前利润=60000-(10000+8000)=42000(元) 所得税=42000×33%=13860(元) 税后利润=42000-13860=28140(元) 营业现金流入=28140+8000=36140(元) 2.乙公司 税前利润=60000-10000=50000(元) 所得税=50000×33%=16500(元) 税后利润;50000-16500=33500(元) 营业现金流入=33500(元) 甲公司比乙公司多流入营业现金:36140-33500=2640(元) 可见,在销售收入和付现费用相同的情况下,甲公司因为有8000元的折旧而比乙 公司多出现金流量2640元(8000×33%=2640元)。因此,在折旧费用可以全部税前列 支的情况下,其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所得税减少额=折旧×所得税税 率 (二)付现成本 这里所指的付现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而引发 的现金支出。它的特点是即发即付,如本期购买润滑油本期就支付这项现金,而不会 拖到下期才支付,并且是全部记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为年修 理成本往往是作为预提费用而分摊于若干个纳税期间。因此在下面的综合实例中年付 现成本不包括年修理成本,而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影响因素。 [例]甲公司在某一纳税期内,由旧设备生产的产品取得销售收入共100000元,该 旧设备引发的付现成本共计20000元。甲公司拟更新设备,假设新设备生产的产品取 得的销售收入仍为100000元,由于新设备性能好而减少润滑油的购买量等原因,付现 成本减少到12000元。这项更新决策引发的付现成本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影响计算如下 (为计算方便,其他因素暂不考虑): 1.未更新前的税后利润计算 税前利润=100000-20000 =80000(元) 所得税=80000×33% =26400(元) 税后利润=80000-26400 =53600(元) 2.更新后的税后利润计算 税前利润=100000-12000 =88000(元) 所得税=88000×33% =29040(元) 税后利润=88000-29040 =58960(元) 可见,更新设备后公司的税后利润增加:58960-53600=5360(元) 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更新决策后,实际付现成本减少了8000(20000-12000)元, 税后利润却只增加了5360元。由此知道,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成本项目,对企业税后利 润的影响不是其实际支付额,而要剔除其所得税的那部分。具体计算可按下式进行: 税后利润增加额=付现成本减少额×(1-所得税税率) (三)其他因素 旧设备变现损失与收益、最终报废残值净收入等是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引起的另外 一些因素。它们直接增加或减少企业的应税所得额,因此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只要 分清是收益还是损失,再与所得税税率相乘即可。由于下面还有具体的综合实例,这 里就不再赘述。 二、整体筹划分折 [例] 某企业拟对现有旧设备进行更新,市场上有同类新设备A和B。A属于环保 设备,可采用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B是非环保设备,必须采用直线法。 由于B是非环保设备,企业要支付环境污染治理费,因此,B每年的付现成本要多于A 设备。另外,据企业技术人员分析测定:A设备的最终报废残值收入也要高于B设备。 企业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新旧设备具体情况清单如下(为分析方便,假设各设 备未来使用年限相同):(见下表) 新旧设备具体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旧设备 新设备A 新设备B 原值 125000 100000 85000 税法规定残值(4%) 5000 4000 3400 税法规定使用年限(年) 6 4 4 已用年限 3 尚可使用年限 4 4 4 年付现成本 12000 6000 9500 年修理成本 6000 三年后大修成本 28000 最终报废残值收入 8000 15000 8000 目前变现价值 45000 年折旧额: 每一年 20000 38400 20400 第二年 20000 28800 20400 第三年 20000 19200 20400 第四年 0 9600 20400 (一)分别计算使用不同设备产生的现金流出量的现值: 1.继续使用旧设备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 旧设备变现价值损失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45000×1 =45000(元)(1为0年复利现值系数, 下同) 变现损失减税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65000-45000)×33%]×1 =6600元 每年付现成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12000×(1-33%)]×3.170 =25486.8(元)(3.170为4期年金现值系数, 下同) 每年修理成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6000×(1-33%)1×3.170 =12743.4(元) 三年后大修成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28000×(1-33%)]×0.751 =14088.76(元) (0.751为3期复利现值系数,下同) 残值变现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现值=8000×0.683=5464(元)(0.683为4期复利 现值系数,下同) 残值变现净收入纳税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8000-5000)×33%]×0.683 =676.17(元) 每年折旧额抵税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值=(20000×33%)×2.487 =16414.2(元)(2.487为3期年金现值系 数,下同) 继续使用旧设备产生的现金流出现值合计为: 45000十6600十25486.8十12743.4十14088.76-5464十676.17-16414.2 =82716.93(元) 2.购买新设备A后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 A设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100000×1 =100000(元) 每年付现成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6000×(1-33%)]×3.170 =12743.4(元) 四年折旧额抵税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值=38400×33%×0.909+28800×33%× 0.826+19200×33%×0.751+9600×33%×0.683=26291.23(元) (0.909,0.828,0.751,0.683分别为1期、2期、3期、4期复利现值系数) 残值收入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值=15000×0.683=10245(元) 残值净收入纳税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15000-4000)×33%×0.683 =2479.29(元) 购买新设备A产生的现金流出现值合计为: 100000十12743.4-26291.23-10245十2479.29=78686.46(元) 3.购买新设备B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 B设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85000×1=85000(元) 每年付现成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9500×(1-33%)]×3.170 =20177.05(元) 四年折旧额抵税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值=20400×33%×3.170 =21340.44(元) 残值收入引起的现金流入量现值=8000×0.683=5464(元) 残值净收入纳税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现值=[(8000-3400)×33%]×0.683 =1036.79(元) 购买新设备B产生的现金流出现值合计为: 85000十20177.05-21340.44-5464+1036.79=79409.4(元) (二)依据现金流量作出决策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无论新设备A还是新设备B,它们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总现值 都要小于继续使用旧设备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总现值,因此该企业应该进行此项固定资 产更新。其次,因为购买B设备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总现值79409.4元要大于购买A设备 引起的现金流出量总现值78686.46元,所以企业应该选择购买环保设备A,这也符合 现代企业设备更新、国家环境治理的趋势。(i200207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