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储蓄 你筹划了吗?

录入时间:2003-07-21

  【中华财税网北京07/21/2003信息】 对普通家庭而言,为了应付日后子女升学、 医疗、住房等需要,储蓄仍然是首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储蓄品种主要有整 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储蓄三种。特殊储蓄品种主要是教育储蓄。为便于分析,本 文将国债也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储蓄品种。人们储蓄一般都遵循这样的原则:在经济实 力允许的情况下,本息合计最大化,即相同的本金尽可能取得最多的税后利息收入。 不同的储蓄品种利率和国家对储蓄存款征收人所得税的规定不同,就给人们进行储蓄 筹划提供了可能。   一、不同储蓄品种的比较   (一)从利率上看   对常见的三种储蓄来讲,同等年限内,定期整存整取利率最高,零存整取次之, 活期最低。国债利率则略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具体利率(活期除外)情况见下表。 ┌────┬─────┬─────┬─────┬─────┐ 期限  整存整取 国债*   零存整取 教育储蓄 ├────┼─────┼─────┼─────┼─────┤ 一年期 1.98%       1.71% 1.98% ├────┼─────┼─────┼─────┼─────┤ 三年期 2.52% 2.32% 1.89% 2.52% ├────┼─────┼─────┼─────┼─────┤ 五年期 2.79% 2.63% 1.98%     ├────┼─────┼─────┼─────┼─────┤ 六年期                2.79% └────┴─────┴─────┴─────┴─────┘   * 注:国债利率为2003年一期的国债利率   (二)从个人所得税上看   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法规对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有这样的规定:   1.个人从我国境内的储蓄机构取得1999年11月1日以后孳生的人民币、外币储蓄 存款利息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2.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 款或储蓄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不同的储蓄品种各有优缺点:在相同期限内,整存整取的利率稍高于国债,但整 存整取的利息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国债的利息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教育储蓄 具有零存整取的性质,又享受整存整取利率,同时还像国债一样免纳个人所得税。但 教育储蓄在存款金额上有一定的限制,即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 万元。另外.教育储蓄在开户时储户要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分月存 入,中途如果漏存,应在次月补齐,未补存者,视同违约,对违约后存入的部分,支 取时按活期利率计算。既然不同的储蓄品种各有优缺点,那么,储户应该如何进行合 理地选择呢?下面举例分析。   二、实例分析   (一)整存整取与国债的比较   整存整取与购买国债均为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两者的性质比较接近。但对储户 来说,整存整取与国债在利率和个人所得税上各有利弊。由于2003年一期国债发行品 种为三年期和五年期,本文就以这两个期限为例进行分析(为分析一致,这里假设储户 的存款额为教育储蓄的最高限20000元、下同)。   1.存款期限为三年时的情况分析   (1)整存整取   适用利率2.52%   到期日利息总额=20000× 2.52%×3=1512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512× 20%=302.4元   税后利息=1512-302.4=1209.6元   (2)国债   适用利率2.32%   到期日利息总额=20000× 2.32%×3=1392元   税后利息=1392元   储户得到的国债利息比整存整取利息要高出:1392-1209.6=182.4元   2.存款期限为五年时的情况分析   (1)整存整取   适用利率2.79%   到期日利息总额;20000× 2.79%×5=2790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790× 20%=558元   税后利息=2790- 558=2232元   (2)国债   适用利率2.63%   到期日利息总额;20000× 2.63%×5=2630元   税后利息=2630元   储户得到的国债利息比整存整取利息要多:2630-2232=398元   可见,在本金相同、期限相等的情况下,虽然整存整取的适用利率高于国债利率, 但扣除整存整取利息个人所得税后,储户购买国债要比整存整取存款在利息上得到 的实惠要多、而且期限越长、得到的实惠也就越多。   (二)教育储蓄与零存整取的比较   教育储蓄属于零存整取储蓄的范畴,因此在性质上与零存整取储蓄相近。下面进 行两者的比较分析(由于零存整取、这里,以每月存入金额为计息本金,以实际存款的 累积月数为储蓄期限)。   1.存款期限为一年时的情况分析   (1)教育储蓄   每月存入金额=20000÷12=1666.67元   到期本金=1666.7×12=20000元   适用利率1.98%   实际存款累积月数=1+2+3+……+12=78个   到期利息=1666.67×1.98%÷12×78=214.50元   (2)零存整取   每月存入金额;20000÷12=1666.67元   到期本金=1666.7×12=20000元   适用利率1.71%   实际存款累积月数=1+2+3+……+12=78个   到期利息=1666.67×1.71%÷12×78=185.25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85.25× 20%=37.05元   税后利息=185.25-37.05=148.20元   教育储蓄比零存整取储蓄要多得利息:214.50-148.20=66.30元   2.存款期限为三年时的情况分析   (1)教育储蓄   每月存入金额=20000÷36=555.56元   到期本金=555.56×36=20000元   适用利率2.52%   实际存款累积月数=1+2+3……+36=666个   到期利息=555.56× 2.52%÷12×666=777.01元   (2)零存整取   每月存入金额;20000÷36=555.56元   到期本金=1666.7×12=20000元   适用利率1.89%   实际存款累积月数=1+2+3+……+36=666个   到期利息;555.56×1.89%÷12×666=582.75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82.75× 20%=116.55元   税后利息=582.75-116.55=466.20元   教育储蓄比零存整取储蓄要多得利息:777.01-466.20=310.81元   3.存款期限为六年时的情况分析   教育储蓄比零存整取储蓄要多得利息733.65元(计算过程略)   可见,储户参加教育储蓄要比零存整取储蓄多得实惠。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 能参加教育储蓄。银行规定,只有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学生,为筹备将来 上高中、大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非义务教育的开支需要,才可以在 家长的帮助下办理教育储蓄。并且,教育储蓄到期后,储户必须凭存折及学校提供的 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相应证明原件(以下简称“证明”),才能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 并享受利率优惠和免征利息所得税。储户若不能提供“证明”,则不能享受上述优惠 政策。   (三)教育储蓄本身的比较   在开征个人利息所得税后,教育储蓄由于具备零存整取性质,同时享受整存整取 利率优惠及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事实上,选择教育储蓄不仅会得 到实惠,选择了教育储蓄后,在存款约定金额的确定及期限的选择上也有不少技巧, 运用得当,更会使储户得到意外的惊喜。   1.储户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约存的金额   在教育储蓄开户时,储户应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人行对教育储 蓄的补充规定允许储户最低两次存足限额,最多一次可存入10000元。因此,这个约定 存款额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储户的税后利息所得。因为,在同一个存期内,每月约定 存款数额越小,续存次数就越多,计息的本金就越小,计息天数也就少。储户得到的 利息与免税优惠就越少;反之.计息本金就大,计息天数就多.储户得到的利息与免 税额也就越多。所以说,确定一个合理的约存金额是储户参加教育储蓄首先要考虑的 一个重要因素。   例:某储户选择三年期的教育储蓄、现有两种方案供选择   方案一:储户与银行约定每次存入的金额为5000元,共存4次。 那么该储户的到期 本金为5000× 4=20000元,得到的利息额为5000×2.52%÷12×138=1449元(其中 138为实际存款累积月数,即36+35+34+33=138),那么,享受到的免税额为1449 × 20%=289.8元。   方案二:约定每次存入20000÷(12×3)=555.56元,即在三年中每月存入555. 56元,续存36次。则到期本金为555.56×36=20000元,利息为555.56×2.52%÷ 12×666=777.01元(其中,666为实际存款累积月数,即1+2+3……+36=666),享 受免税额777.01×20%=155.40元。   两种方案、同样存三年期,利息差就为1449-777.01=671.99元,其中享受到 的免税额差289.80-155.40=134.40元、由此可见,选择教育储蓄时,储户应尽量 使每次与银行约存的金额高一些,这样得到的利息及免税金额也就多一些。   2.教育储蓄的期限   储户应尽量选择三年期、六年期的教育储蓄存款、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从接受义 务教育到非义务教育的费用不会一下子猛增到令家庭难以承受的程度,所以储户参加 教育储蓄时要合理计划好时间,通常不要选择与子女结束义务教育的时间相同的存款 期限、比如说子女正在上初中三年级、还有一年就上高中。倘若储户选择一年期的教 育储蓄.这是非常不科学和不经济的。储户可选择三年或六年期的教育储蓄,它们利 率较高。可以充分用好用足国家给予的利率优惠和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的政策,得到 更多的实惠。   另外、由于教育储蓄的存款额是按月存入的,储户应将其教育储蓄的本金于月初 存入自己的活期账户,月底再从活期账户中转存到教育储蓄账户中、或者直接从活期 账户中转存到教育储蓄账户中,这样、储户的总利息收入就会更高一些。   (i 2003 07 042 13)(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