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税收政策与筹划:税负转嫁筹划的运用——税负转嫁的形式与影响因素(上)

录入时间:2003-05-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6/2003信息】 第二节 税负转嫁的形式与影响因素   一、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六种形式:税负前 转、税负后转、税负消转、税负辗转、税负叠转和税收资本化。   (一)税负前转   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它是指企业将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 价格的方法,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 负转嫁形式。例如,在生产环节课征的税款,生产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出厂价格 而把税负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类似的方式转给零售商,零售商最后将税负转嫁 给终极的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必须付出包括诸环节全部或部分税款在内的价格才能 购进所需的商品。可见名义上的纳税人是各环节的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但真正的负 税人却是消费者。   尽管税负前转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但是并非意味着所有税负都可以通过这一 方式转移出去。从各国的情况来看,能够进行税负前转的,主要是那些难以查定税源 的商品,即那些征税时无法确定其最终负担者是谁的税种,如对香烟征收的消费税, 香烟的消费者实际上是消费税的负担者,但由于预先并不能确定每包香烟的消费者( 或购买者)是谁,因而只能以香烟为标准,并以其制造者和销售者为纳税人,由制造 者和销售者将税款转移给消费者或购买者。类似香烟消费税的还有其他消费税、货物 税、关税、营业税等税种,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随着课税商品的转移,将税负加在价 格之上,与商品同时转移落到消费者身上。   一般来说,前转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完成或通过多次才能完成,通过多 次才能完成的前转称为复前转。如,对甲课税,甲转嫁给乙,乙又转嫁给丙,丙又转 嫁给丁,丁为税负的归宿者,转嫁过程经历三个环节,这就是复前转。   (二)税负后转   税负后转也称税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就是纳税人已纳税款因种种原因不能向 前转给购买者和消费者,而是向后逆转给货物的生产者。比如,批发商纳税后,因为 商品价格下降,已纳税款难于加在价格之上转移给零售商,批发商不得不要求厂家退 货或要求厂家承担全部或部分的已纳税款。此时,厂家宁愿承担部分或全部货款而不 愿接受退货,这样就将税款向后转嫁了。另一种情况,如批发商所纳之税,原已转嫁 给零售商,后因课税商品价格昂贵而需求减少,零售商不能顺转给消费者,而只能后 转给批发商或厂家。可见,税负后转是指商品由于课税造成涨价,市场需求减少,商 品销售量减少,迫使销售者和生产者同意减价出售,税款不由购买者或消费者承担, 而是由生产者或经营者承担。   (三)税负消转   税负消转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它是指一定的税额在名义上分配给纳税人后, 既不能前转也不能后转,而是要求企业对所纳税款完全通过自身经营理财业绩的提高 和工艺技术的进步等手段,自行补偿其纳税的损失,即使税负在国民收人的增加部分 中自行消失,故而又称做税收消化。   税负消转常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生产经营成本递减、商品的销售量尚有扩大的 弹性、生产技术与方法尚有改进的余地、物价有上升的趋势等。正是如此,课税商品 在生产与流通中增获的利益才足以抵消税负而有余,纳税人也就不用提高商品价格, 即可保持原有的利润水平,所课之税因此就无形消失、自我消化了。但是,无论企业 内部税负消转的程度如何,都毕竟是对企业既得利益的冲抵,因为倘若无此项税收负 担,企业实际利益将会相应地得以增加。因此,税负消转不是税负转嫁中的普遍形式, 也不属于税负转嫁要解决的问题,只是在实际中有一定的意义罢了。   (四)税负辗转   税负辗转是指税收前转、后转次数在两次以上的转嫁行为。比如棉花课税后可以 转嫁给纱商,纱商又可以转嫁给布商,布商再转嫁给消费者,这是向前辗转转嫁。反 过来,布被课税后,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布商可以将税负逆转给纱商,纱商逆转 给棉花商,棉花商再逆转给农民,这是向后辗转转嫁。辗转转嫁随社会分工的深入和 细致而日益普遍。   (五)税负叠转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前转、后转和消转等方法对纳税人来说,采取其中一种方法 往往达不到转嫁税负的目的而需几种方法同时使用,通常就称几种转嫁方法同时使用 的方法为叠转。如对某种商品课税,这个商品的零售商就可以向前顺转给消费者,同 时还可以向后逆转给批发商,使税负向前后两个方向同时转嫁。   (六)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也称资本还原,这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其主要特征是:课税商品 出售时,买主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从所购商品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今后若 干年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纳税,但这税款实际上已全部由卖主负担。这种情况多发生 于土地买卖或其他收益来源较为永久性的财产(如政府公债和公司债券)。例如,某公 司发行债券的面价为100元,年息5%。但因国家课征利息税1%,使得这种债券的面 价降为八折(即面值100元折价80元出售)。这时税收已从债券的资本价值中扣除,扣 除之数恰好等于税收的还原价值(1元的税收还原为20元的资本)。债券购入者由于已 低价买得债券,因而预先就转嫁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   税收资本化是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预先作一次性的转移,而其他转嫁形式则 是于每一次经济交易时将税款即时转移。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