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汽车“先买后配”能省钱

录入时间:2002-12-27

  【中华财税网北京12/27/2002信息】 时下,在火爆的购车热中,悄然出现了 “先买后配”的现象。“先买后配”,就是买车人在买车时,选定一款价格较低的汽 车,上完牌照后再增加个性配置,例如配置上真皮座椅、豪华音响、防盗器、天窗等 等。一些买车人对这种方式赞赏有加,认为既彰显个性又省了钱;汽车厂商也看好这 种方式,认为既能推动汽车销售,也能节约部分成本,将来也许会成为汽车消费的潮 流,成为汽车消费“个性化”的构成部分。 谁都想拥有一辆可心的爱车,但已买车的和正买车的人,谈起买车来都说忒累、 忒烦,感叹买一辆可心可意的车真难。难在何处?原因就是现在市面销售的小汽车, 其配置都是由厂家预先设定的,买车人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满足不了彰显个性的要求。 比如看好了某品牌的车,高配置当然好,但价格太贵,无法承受;低配置价格便宜, 但没有自己想要的配置。这种矛盾仅靠厂家多生产几款车型很难解决,因为购车人的 个性化要求太多,难以一一满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主动权交给消费者,就像吃“自 助餐”一样,让消费者挑选自己想要的配置。“先买后配”就是汽车消费的“自助餐”。 “先买后配”能彰显个性无庸多言,省钱却需要仔细分析。这种方式为什么能省 钱?谁省了钱?省了什么钱? 我们知道,汽车价格除了包含成本和生产商、销售商的利润外,很大一部分就是 各个环节缴纳的税收;对于消费者而言,支出的价款还包括车购税和保险。采取“先 买后配”的方式,对汽车厂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有好处。 对厂家来说,“先买后配”既能推动汽车销售,也能节约部分成本。这里的成本 是指可以少缴一部分消费税。汽车消费税的征收环节是生产商对外销售汽车时(进口 车则在报关进口时),多数是在厂家将汽车销售给销售商时缴纳。以前,厂家为了规 避消费税,自己设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先将汽车低价销售给销售公司,再由销售公 司高价对外销售,因此出现厂家亏损、销售公司获取高额利润的现象,成了税务机关 重点防范的对象。厂家如何降低消费税,需要寻找新出路。“先买后配”可以节省消 费税。 比如,某汽车厂家生产两款车,第一款车为高档配置,装有ABS、气囊、真皮 座椅、豪华音响、防盗器、天窗、中控锁等等,这款车生产商卖给销售商时不含增值 税的价格为15万元,消费税税率按5%计算,则其应缴纳的消费税为7500元 (这里不考虑车型符合欧Ⅱ排放标准减征消费税的问题);该厂家还生产另一款车, 装有ABS、气囊,但没有后几项配置,这款车价格比第一款车要低3万元,厂家销 售给销售商的售价为12万元,缴纳消费税6000元。对厂家来说,如果其第一款 车销售没有任何问题,当然会获得更大的利润。但是,有大量这样的消费者,既嫌价 格太贵,又觉得高级音响、中控锁没有什么用,但喜欢真皮座椅、天窗、高级防盗器。 这样,这些消费者就对两款车都不满意,很可能就不购买。 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先买后配”。消费者可以先购买价格便宜的那款车,然后再 由厂家的特约维修站或其他机构为其配置真皮座椅、天窗、高级防盗器。我们假定真 皮座椅价格为4000元,天窗6000元,高级防盗器3000元,合计1300 0元,如果是原车配置的话,厂家需要就这一部分缴纳650元消费税。车卖出后再 装配,650元就可以省掉了。厂家既卖出了车和配件,又节约了税收,当然看好这 种方式。 消费者通过“先买后配”如何省钱呢?首先,省去了购买不必要配置的钱,比如 上面假设中高级音响、中控锁的钱;其次,从税收上考虑也大有好处。消费者购买汽 车后,需要缴纳车购税。车购税数额等于所购车辆不含增值税价格乘以10%,即用 购车发票上的金额除以(1+17%)再乘以10%。“先买后配”是在缴纳车购税 后进行的,自然不用缴纳车购税。拿上面的假设看,后配的13000元的配件可以 少缴1111元车购税。第三,还可以省一些保险钱,因为保费是按车辆价格来计算 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先买后配”确实省钱,对厂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但提 醒消费者,采取“先买后配”需要谨慎。因为在原车上增加配置有一定难度,必须有 可能性才行。消费者决定采取这种方式前,最好事先和厂家、经销商、维修商协商一 致方可。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