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实务 > 正文

企业筹资方式的税负比较

录入时间:2002-05-23

【中华财税网北京05/23/2002信息】 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不论是短期的还是 长期的,都存在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不仅要求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 而且要使资金成本最低。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 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通常可以通过从 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以及利用企业的保留盈余等途径 取得。下面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为企业选择筹资方案提供参考。 一、几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分析 长期借款成本 长期借款指借款期在5年以上的借款,其成本包括两部分,即借款利息和借款费 用。一般来说,借款利息和借款费用高,会导致筹资成本高,但因为符合规定的借款 利息和借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所以能起到抵税作用。例如,某 企业取得5年期长期借款200万元,年利率11%,筹资费用率0.5%,因借款利息和借 款费用可以计入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或摊销,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6.63万元。 债券成本 发行债券的成本主要指债券利息和筹资费用。债券利息的处理与长期借款利息的 处理相同,即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应以税后的债务成本为计算依据。例如,某公司 发行总面额为200万元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1%,发行费用率为5%,由于债券利 息和筹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可以少缴所得税39.6万元。若债券溢价或 折价发行,为更精确地计算资本成本,应以实际发行价格作为债券筹资额。 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其所有权属于股东。股东将这一部分未分 派的税后利润留存于企业,实质上是对企业追加投资。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 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另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所获的收益率,企业就 应该将留存收益分派给股东。留存收益成本的估算难于债务成本,这是因为很难对企 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股东对未来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作出准确的测定。计算留存收益 成本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由于留存收益是企业所得税 后形成的,因此企业使用留存收益不能起到抵税作用,也就没有节税金额。 普通股成本 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普通股成本一般按照“股利增长模型法”计算。发行股 票的筹资费用较高,在计算资本成本时要考虑筹资费用。例如,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 价为56元,估计年增长率为12%,本年发放股利2元。若公司发行新股票,发行金额 1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股票市价的10%,则新发行股票的成本为16.4%。企业发行 股票筹集资金,发行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资金占用费即普通股股利必须 在所得税后分配。该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节税100×10%×33%=3.3(万元)。 二、筹资成本分析的应用 企业筹集的资金,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 本需要偿还,而权益资本不需要偿还,只需要在有赢利时进行分配。通过贷款、发行 债券筹集的资金属于债务资本,留存收益、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属于权益资本。根据 以上筹资成本的分析,企业在融资时应考虑以下内容: 1.债务资本的筹集费用和利息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而权益资本只能扣除筹集 费用,股息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企业在确定资本 结构时必须考虑债务资本的比例,通过举债方式筹集一定的资金,可以获得节税利益。 2.纳税人进行筹资筹划,除了考虑企业的节税金额和税后利润外,还要对企业 资本结构通盘考虑。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除了会带来高收益外,还会相应加大企业 的经营风险。 3.在权益资本筹集过程中,企业应更多地利用留存收益。因为使用企业留存收 益所受限制较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财务负担和风险都较小。 (a2002051400713)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