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节税指南:跨国公司税务筹划——通过慎重选择国外生产基地进行税务筹划
录入时间:2001-09-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9/26/2001信息】 从税务筹度看,国外生产基地的选择不仅
要考虑税收环境,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即国外的生产活动最好在具有下列一些优
惠条件的管辖区内进行:税率很低或完全不征所得税,税率很低或完全不征关税,较
少对环境污染的限制(生态税收),对工业企业制定有专门的税收优惠。除了上述条
件之外,还应具备以下因素:拥有高度技能的劳动力、发达的市场基础设施(交通、
通信、金融体系),政治稳定。例如,就税收环境而言,玻利维亚似乎是跨国公司设
置生产基地最理想的国家之一,因为该国对外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免税。然而,这个南
美国家由于国家政局不稳定、经济形势不景气和较高的经济犯罪率,其投资级别很低。
因此,外国投资者追求的被投资国应是能对其资本活动的安全提供最可靠保证的国家。
又如,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岛国中(如巴哈马、百慕大和凯曼群岛),除了不征收
公司税以外,还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交通和金融基础设施。但是,它不具备
发展生产型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即劳动力。
在任何情况下,当在某国境内开始进行生产活动时,要设立常设机构(即国外总
公司的分公司),或建立独立的机构,即这个管辖区内的居民子公司。因此,生产企
业应该缴纳一个居民公司应缴纳的所有税收或外国常设机构的所得税。在现代条件下,
大部分国家都运用本国的税收政策来鼓励生产活动。他们对外国的投资以及建立有利
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基地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当然,不少国家对生产活动和
技术进步中新产品的研制,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制(例如,征收生态税、
许可证制度、给予引进最新环境保护科研成果的企业各种优惠待遇等)。而对于那些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他们则往往把本国劳动力就业、充实国内市场的商品
供应和依靠税收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放在首要地位,而将生态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放
在第二位。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大都会给东道国带来利益。与此
同时,外国投资者也能相应取得一些优惠待遇。
跨国公司在设立外国生产基地时,一般都会把降低费用和获取最大利润作为首先
考虑的问题。跨国税务筹划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设计的一个重要项目。在被选择
的几个国家的其他条件基本相似的情况下,公司必然会选择税收水平比母公司低的国
家作为首选的被投资国。因为税收支出是跨国公司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公
司会竭力通过减少内部企业体系中的税收负担来降低集团的生产成本。
很多总部设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的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亚洲、南美以及发
达国家中的某些特别出口工业区设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国家和
地区的生产企业的税收负担最低。在那里,外国投资者得到了很多税收优惠(其中包
括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而公司税的税率历来就比大部分国家低。
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边界出现了一个完整的跨国企业产品的加工和装配工
业。例如,在墨西哥靠近美国的边境就出现了一个边境加工区工业,美国的产品组装
件被源源不断地运到那里组装,尔后将成品再出口到美国。这些业务免缴关税,美国
的企业也因此减少了劳动力费用和间接税的负担;就墨西哥而言,增加了国内的就业
机会,而就业人员缴纳的所得税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样有
类似的生产企业。从税收角度分析,这些企业不仅考虑如何减轻间接税的负担(增值
税、关税、消费税),而且也争取得到所得税的优惠待遇。例如,奥地利生产企业将
产品生产转移到匈牙利,因为匈牙利的公司所得税税率比奥地利约低一半(仅为18
%,而奥地利为34%),这就降低了产品的价格,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能力。这样,生产企业可以将节税中增加的利润部分作进一步投资,同时,还可以利
用金融公司在跨国集团的内部分支机构之间传递利润。
很多国家,其中也包括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在自己的境内建立了所谓的出口工
业区。外国的先进工艺和资本被吸引到这些地区,投资者将得到十分有利的税收优惠,
与此同时,东道国的国民经济同样也获得不少利益,如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引进了
新的技术、增加了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在很多情况下,工业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出
口产品的生产,而且也刺激了进口替代产品的生产。这些工业区一般都设在离销售市
场较近的地区。例如,跨国公司经常在爱尔兰的出口加工区生产出口产品,其目的是
将商品输入欧洲联盟市场销售。这不仅减少了爱尔兰的税收,而且也减少了欧盟成员
国的进口关税。出口工业区的所得税税率一般要比国内其他地区的法定税率低(在爱
尔兰要低30%左右),而且免征关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