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完善现代企业纳税筹划探究

录入时间:2005-02-20

  【中华财税信息网北京02/20/2005信息】 一、纳税筹划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纳税筹划作为近几年我国经济管理学中的讨论热点,不但吸引了学术理论界的热 切关注,也唤起了纳税方的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受到我国税务管理水平相对不 高,宣传工作不到位,甚至法律条文不准确,行政处罚不严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有些 企业纳税筹划存在误解,使得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纳税筹划工作仍然开展不畅。 分析企业纳税筹划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   1、概念认识不清。许多企业认为纳税筹划就是想尽办法降低税负,少缴税或不 缴税,对纳税筹划与偷逃税、抗税、骗税、欠税之间的概念模糊,有的不择手段,受 到法律的处罚。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必须明确纳税筹划与偷逃税之间的本质区别在 于:纳税筹划是为节约税收成本开展的一项科学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在企业经济行为 发生前发生的,具有公开合法性受法律保护,而偷逃税是逃避纳税义务而进行的一项 违反规定的财务行为,具有欺诈性和隐蔽性,达到一定法定标准,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施行纳税筹划是法律意识增强的表现,偷逃税是税收法制意识单薄的表现。   2、纳税筹划与经营关系不大。有的企业认为,纳税筹划和经营相互比较独立, 只要会计人员通过账目间的相互运作,就能够少纳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是企业看 重之处,而与之紧密联系的纳税筹划却容易被忽视。这同样是对纳税筹划的错误认识, 因为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与经营息息相关。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可 以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向,把经营项目放在国家鼓励的产业上,既有利于企业的发 展,又达到了降低税负的目的,这才是纳税筹划的根本所在。   3、不考虑纳税筹划风险。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纳税筹划情况看,纳税 人普遍认为,纳税筹划可以无风险的减轻税收负担,增加自身收益。然而根据纳税筹 划的过程特征,主观上人为决策实施的能动性会左右纳税筹划的决策,必然带来风险。 同时、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与税收政策都在不断变化,纳税筹划方案可能由于环境条件 的变化就不再适应现行的法规制度。此时,纳税人所进行的纳税筹划不仅不能带来税 收经济上的利益,还可能为其违法付出代价。   4、不计算纳税筹划成本。任何一项经营决策活动与筹划本身都需要实施费用, 产生成本。纳税筹划在可能给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带来税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 要付出相应成本。如果纳税人的纳税筹划费用大于筹划收益,即使税收负担降低了, 该纳税筹划仍然是失败的。   5、忽略对税收法律变化的关注。税收法律是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关 系的主要法规,也是企业安全的保障,它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或配合国家宏观政策需 要不断修改,因而变化频繁。企业纳税筹划要了解各种已有的适用自己的法律政策, 还必须注意税法变动,适时调整方案。  二、实施纳税筹划的意义   纳税筹划不是鼓励纳税人想方设法逃避应履行的纳税义务,相反,纳税筹划有许 多积极意义。税收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调节企业利益和企业行为导向的作用机制。我们 探讨企业纳税筹划的意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纳税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在转向积极、主动、高效的纳税筹划安排, 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完备的法律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履行义务,维护企业 自身权利,提高纳税自觉性。   二是有助于企业总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是财务管 理的目标,而纳税筹划对企业的财务、税务会计等操作规范有着较高的要求,实施纳 税筹划有利于实现资金、成本、利润这三大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推进企业最终财务 目标的实现,对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是有利于税务当局健全税收法律制度。纳税人的筹划活动安排必然需要认真反 复研究现行税收制度,理解税收立法意图以维护自身权益。这是对国家税法制度最及 时的反馈,对政策导向的正确与否,完善状况的有效检验,可以帮助税务当局及时发 现先行税制中的疏漏,使之补充、修订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四是有利于国家合理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纳税人筹划税负 是根据税法中的税基、税率和优惠政策选择,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活动。既增强了企 业竞争力,维护了企业自身利益,也利用税收杠杆作用,促进了资本扩张和营运,以 及资源的合理有效流动,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丰富了税收资源。   三、完善企业纳税筹划的措施   (一)认清税收筹划的含义及目标。纳税筹划的定义是:“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 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组 织和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的事先计划和安排的过程。”其特点在于,具有企业明确的 目的性,体现了纳税筹划手段,企业需要事先合理安排筹划工作。   企业实行纳税筹划必须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的目标--直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获 取资金的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及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 益等,只有理解这些目标的合理性,才便于更好地运用。   1、直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是纳税筹划产生的最初动因。企业追求自身经济 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税收作为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其数额减少也可增加企业实 际经济效益,所以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减轻税负具有合理性。   2、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是纳税筹划目的之一。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当期应 该交纳税款延缓到以后期限缴纳,以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是税收筹划目标体系中 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如果企业每期都能将后期的一笔费用在当期列支,每 期都能将当期的一笔收入在下期计入应纳税所得,则每期都可以使一部分税款缓纳, 相当于每期都获得一笔无息贷款,即每期都可以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相当于一笔贷 款永远不用清偿。资金对企业的利害关系,决定了企业需要通过更多合理合法的方式 获取资金,其中包括通过纳税筹划的方式。   3、实现涉税零风险是纳税筹划减轻税负的前提。企业由于多交税,自身利益受 到损害而带来的经济风险,企业为节税而偷逃税要承担违法责任的法律风险,以及纳 税人自身所造成的心理风险等,纳税筹划要力戒上述风险,做到健全财务账目,会计 事项真实,纳税申报正确,交纳税款及时、足额,不出现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 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虽然这种状态很完美,达到这一状态并不容易,作为纳税筹划 追求的目标,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激励性。   (二)明确纳税筹划与企业经营的关系。纳税筹划是企业整体运作中不可忽视的 部分,它与经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项目不同,地域区别,甚至 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差异,国家税法制定了不同的税收种类和法律条款,以及优惠政 策,企业纳税是由企业经营决定的,纳税筹划必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经营状 况时常影响着税种的搭配,税负的调整等,但企业要根据税收政策和自身税负情况调 整经营,两者是互相促进和制约的关系。   要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明白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之 间的联系,企业的行为要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更要受到财务管理体制的影响。纳税 筹划是以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为基础,必然与财务管理活动有相似特点和互相影 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纳税筹划方案设计目标应立足于企业财务目标,不能局限于依靠方案本身直 接实现不纳税、少纳税、晚纳税的效果,应该从实现企业总体综合税负最轻出发,在 企业财务决策的大前提下,考虑纳税的成本问题。   2、纳税筹划是在国家现行税收制度背景下,通过事前安排纳税事项,测算出不 同方案的企业税负,比较选取最有利与企业财务目标的涉税活动方案,故纳税筹划与 企业财务管理都需要进行事先筹划。   3、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理财环境的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的健全,财务 规则的严谨,会计行为的规范,是企业纳税筹划成功的坚实基础;纳税筹划与财务管 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三)正视纳税筹划风险及成本,建立纳税筹划风险成本预测和核算程序,启动 企业讨论研究机制。企业进行纳税筹划,应充分预测风险和成本,制定多套方案,适 时选用,把税务成本作为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科学管理。同时企业领导、 财务人员、税务专家以及外部中介税务筹划机构,可以共同对纳税筹划相关问题进行 更客观的讨论,形成企业讨论研究机制。在符合企业长远目标和当前利益的情况下, 制定更实用更灵活的纳税筹划方案,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整体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四)慎重选择纳税筹划方法。企业实施纳税筹划基本方法有:充分利用现行 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选择最优方案;利用税法及文件相关条款;进行税负转嫁;纳 税期递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地域的不同,企业在选择单一或者多个方法搭配的 纳税筹划方法时,应该小心和慎重,各种方法各有特点和适应性,不能只为了减低税 负、不考虑企业的自身状况。(h20050104913)                                   (4)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