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 合理节税
录入时间:2003-05-19
【中华财税网北京05/19/2003信息】 谈起税收筹划,容易让人联想到避税、偷
税等不合法的行为。税收筹划往往被视为偷税、避税的近义词,令人退避三舍,无论
是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税务代理机构都避而不谈。说到税收筹划的目的,一般人的第
一反应就是企业或个人运用各种手段直接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认为税收筹划旨在鼓
励纳税人逃避其对国家应尽的纳税义务。既然纳税人要降低税负,那么自然会减少国
家的税收收入。长期以来,税务机关对税收筹划持反感态度,税务代理机构则表现出
明显的低调。
随着社会进步和税制改革的深入,纳税人的权利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我国加入
了WTO,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涌入中国,这不仅直接
扩大了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对税收
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由于税收筹划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成果的影响举足轻重,
甚至关系到市场经济大潮下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纳税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其生产经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运筹。这就促使纳税人主动、
自愿地利用税法赋予的税收筹划权,请税务代理机构为自己服务,税务代理业必将
会呈现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税收筹划作为税务代理机构进行税务代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成为21世纪的“
朝阳产业”。什么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存在合理吗?如何促使其健康发展?都成了
我们亟待明确的问题。
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的概念最早来源于1935年英国的“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当时参
与此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对税收筹划作了这样的表述:“任何一个人都有
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据法律所做的某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就不能强迫他多缴
税收。”
笔者认为,税收筹划的概念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
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合法
地减轻甚至免除自身的税收负担,从而取得最大的税后利益的经济行为。
税收筹划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税收筹划不仅涵盖纳税方的纳税筹划,
而且包括征税方的征税筹划,用公式表示:(广义)税收筹划=纳税筹划+税务筹划;
(狭义)税收筹划=纳税筹划。
正确区分税收筹划与避税、偷税的界限
税收筹划以遵守税法规定为前提,故具有合法性,其多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式来
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具有合理性。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减少
纳税人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其特点是:并不违反税法的相关规定,具有非违法性;
采取钻税制漏洞的方式、以牺牲国家税收利益为代价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有
不合理性。
偷税是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
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经济行为。其特点是:采取的手
段是违法的,具有非法性;以牺牲国家税收利益为代价来增加集体或者个人的利益,
具有不合理性。
税收筹划存在的合理性
税收法律关系决定了税收筹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税务
机关和纳税人都是权力主体。
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税收征管权。国家通过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以国家强制力取得税收收入,并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税种、税率,以及对特
定地区、特定行为等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等办法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税收筹划权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纳税人的各种权利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纳税人在
缴纳税款过程中,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依法纳税是其应尽的义务,而通过合法途径
进行税收筹划,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亦是其应当享有的权
利。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充分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从征纳双方来看,税
收筹划的存在都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这是征纳双方的权利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明确税收筹划的目的
减轻税收负担是税收筹划最直接的目的,也是税收筹划之所以兴起与发展的根本
原因,但是,减轻税收负担不是,也不可能是税收筹划目的的全部。笔者认为,税收
筹划的目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直接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
风险;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直接减轻税收负担:纳税人对税收负担最小化的追求,是税收筹划产生的最
初原因。
2.获取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当期应
该交纳的税款延缓到以后年度缴纳,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是税收筹划目的体系的
有机组成部分。
3.实现涉税零风险: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失。
4.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5.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必不可少的一环。
采取对策,促使税收筹划健康发展
1.应增强全民纳税意识,树立科学筹划意识。在税法和税收筹划宣传上下功夫,
既要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实现依法纳税,又要对税收筹划给予正确引导,帮助纳
税人树立科学的税收筹划意识,为税收筹划的开展铺平道路。
2.建议政府给税收筹划立法。就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在健全法制方面下功
夫,使纳税人、税务代理机构和税务机关都有法可依。第一,明确税收筹划的概念和
目标。这样,可以消除一些人对税收筹划的误解,引导人们进行税收筹划的研究。第
二,为税务机关、税务代理机构和纳税人提供正确筹划的判断标准,积极引导纳税人
和税务代理机构的筹划行为,减少国家税款的非正常损失。第三,确定作为税收筹划
主体的纳税人或税务代理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以及税收筹划的规程和范围。
确定税务机关对税收筹划认证的法律效力。第四,明确纳税人和税务代理机构的法律
责任。
3.健全税收筹划理论体系。应加强对国外成熟的税收筹划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
的研究,并把它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的税收筹划理论
体系,指导税收筹划实践。
4.完善税法,堵塞漏洞。要促进税收筹划的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法律规范它、
保护它。立法机关应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修改税法中不公平,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立法机关应保留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优惠政策,剔除那些过时的、不合理
的优惠政策,实现公平税负。其次,要在实践中完善税制。应修订税法中模糊或不明
确之处,避免因对税法的随意理解而使税收筹划偏离税法制定的初衷。
5.赋予税务机关对税收筹划资料的审查权。税务机关从税务代理机构获取企业
的税收筹划资料,可以使税务机关对企业的征管延伸到筹划阶段。税务机关可以从税
收筹划阶段发现企业违反税法的迹象,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引导。这样.一方面有利
于加强税收征管,有效弥补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情况缺乏深层次、全方位了解的缺陷,
从源头上防止税款流失。同时也可为税务稽查提供依据和线索。另一方面,有利于帮
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6.加强对税务机关人员的培训,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
境,即依法治税的环境,它不仅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而且要求税务机关要依法治税。
通过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防腐倡廉的能力,提高执
法水平。
7.税务机关应支持纳税人搞税收筹划,必要时还应给予指点。税务机关在宣传
纳税人义务的同时,应着重对纳税人拥有的税收筹划权利进行宣传,以官方身份对纳
税人按规定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表示肯定,这样就更有利于纳税人消除疑虑,利用法
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表面上看,税收筹划的有效进行会减少政府的税收收入。
但是,税收筹划所依据的是税收法规中对纳税人经营活动有利的条款,支持并指点
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也就意味着鼓励和引导纳税人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安排生
产经营。
8.应加强税务代理队伍建设。首先,应优化税务代理队伍的人才结构、年龄结
构相知识结构,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制度,以适应税收筹划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应
对现有代理人员不断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筹划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
需要。其次,应加强税务代理机构内部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使之能及时
收集到准确信息。应建立与当地税务机关的定期联系制度,以便及时了解当地税务征
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强化法制观念,守法经营,合法筹划,加强行业自律。
(c20030430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