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收筹划基础 > 正文

税收筹划在中国:困境与出路

录入时间:2002-08-26

【中华财税网北京08/26/2002信息】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自身的经营或投资活动的适当 的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的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的目标。 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通过合法地选择取得所得的时 点,或是转移所得等方法使收入最小化、费用最大化,实现免除纳税义务、减少纳税 义务,或是递延纳税义务等的目标。 目前,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有关的论著和文章比比皆是,税收筹划已 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的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在中国从事税收筹划的困难 尽管我国学者已经撰写了一些税收筹划的文章,业内人士已经开展税收筹划的实 务工作,但我国的税收筹划的相关研究和运作发展缓慢。以税收筹划的书籍为例,有 关税收筹划的专著只有1994年出版的《税收筹划》一书,且大量篇幅着眼于国际税收 筹划,对于国内税收筹划谈之甚少。此后虽然出版了不少“避税”、“节税”类书籍, 但原理性的介绍居多,与企业经营和国内税法相结合的事例分析寥寥。及至后来, “避税”几乎变成畅销题材,书籍的商业色彩浓烈,根本不重视税收筹划应有的专业 性和严肃性。某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避税定式》一书中的不少案例分析讲述的是 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税率表及有关规定。甚至有一本名为《企业节税规划策略与案例》 的书有100多页直接抄袭台湾出版的论著,“中华民国”这样的字样竟堂而皇之出现数 次,令人瞠目结舌。 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观念陈旧 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税务机关的依法治税水平和全社会的纳税意识距 离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税收筹划往往被 视为偷税的近义词。并且,一些经营者对税收筹划不够重视,难以理解税收筹划的意 义和从业人员的收费标准。 2、税制有待完善 如前所述,税收筹划一般是针对直接税的税负的减少。而我国现行税制过分倚重 增值税等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整,尚未开征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 障税、遗产与赠与税、证券交易利得税等直接税种。这使得我国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收 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大量的个人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很小,税收筹划的成长 空间有限。 3、税法建设和宣传滞后 我国的税法的立法层次不高,以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条例为主,每一 年由税收征管部门下发大量文件对税法进行补充和调整。一方面,容易造成征纳双方 就某一具体概念或问题形成争议(例如,营业税中的“劳务发生地”的概念)。另一 方面,造成我国税法的透明度偏低。除了部分专业的税务杂志会定期刊出有关税法的 文件外,纳税人难以从大众传媒中获知税法的全貌和调整情况,无法进行相应的税收 筹划。 4、税收征管水平不高 由于征管意识、技术和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距离发达国 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征管水平低造成的税源或税基因流失问题 严重。如果偷税的获益远远大于税收筹划的收益和偷税的风险时,纳税人显然不会再 去劳神费力地从事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税收筹划将面临新的发 展机遇。首先,由于我国税制将与国际惯例接轨,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 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将加入到纳税人的行列,使 纳税人的总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纳税意识会不断提高,对税收筹划的需求会越来越 大。 其次,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和税法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使得更多的税源和税基被纳 入所得税等直接税体系,偷税的机会日益减少、风险日益增加,使得税收筹划变得日 益重要。 第三,更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将涌入中国。它们不仅 直接扩大税收筹划的需求,而且会带来全新的税收筹划的观念和技术,促进我国税收 筹划的研究和从业水平的提高。 因此,目前国内的税收筹划和代理人员应该抓住这次发展机遇,迅速提高从业能 力,抢占国内市场,静待未来与外资从业机构和人员的竞争,共同发展。相应地,立 法机关和税务机关应积极取得专家的协助,重视对税制的研究和改革,加快税收立法 和司法建设的步伐,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减少税法本身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引导税 收筹划的健康发展。 (2)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