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纳往来——处理好征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52)
录入时间:2002-01-15
【中华财税网北京01/15/2002信息】 五、挂靠法
挂靠避税筹划是指通过企业想方设法挂靠拥有优惠政策的企业,从而搭车享受这
些税收优惠,实现避税的目的。企业能否实现挂靠,关键在于以下三个因素:(1)
获取挂靠企业称号,如“校办企业”、“福利企业”等;(2)获取税务机关认可;
(3)努力掌握国家优惠政策,并使本企业符合条件。
(一)挂靠“三来一补”企业
补偿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我方进行生产,然后将生产的
产品以返销的方式偿还外商技术设备价款的贸易方式。在补偿贸易进出口环节,有许
多避税的机会。补偿贸易避税法就是企业利用补偿贸易,“三来一补”,进料加工的
机会,避免缴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下面就来料加工、补偿贸易、进料加工、技贸结合分别描述避税机会。
来料加工也称对外加工装备业务,是指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元器件、
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以及必要时提供的加工设备,由我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
求加工装配成成品由外商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即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的价款,我
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对来料加工项下进口料件和设备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的范围是:(1)外商提供的全部或部分料件加工返销出口的。(2)为加工出口产
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油。(3)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品质检验仪器、
安全和防治污染设备,以及厂内使用的、国内不生产的装卸设备。(4)为加强管理,
由外商提供的微型计算机、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传真机等设备。(5)合理数量的用
于加固、安装机器的材料。企业通过以上五个合法途径搭车进行避税。
补偿贸易项下由外商提供材料、设备和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品质检验设
备和防治污染设备,在厂区内使用的国内不能生产的装卸设备,以及数量合理的用于
安装加固机器设备的材料,可以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关单位用外汇购买国外的原料、材料、元器件、辅料、零部
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经加工后,将成品返销出口的业务。由于对进料加工项下专
为加工出口商品而进口的料件不受品种限制,也不受出口成品中所含料件的总值百分
比的限制,均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样,很多企业出于避税的目的,对加工过程
中产生的副品和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出口转作内销的部分也随之避缴进口关税和增值税。
(二)挂靠科研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科研机构进口的仪器、仪表等,享受科研用品免税方法规
定的优惠,即免征进口关税以及增值税。目前科研用品免征的品种是:(1)科研用
的分析、测试、检查、计量观测、发生信号的仪器仪表及其配套设备和附件;(2)
科研实验用的医疗仪器;(3)科研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4)化学试剂;(5)
教学专用电影片、幻灯片和原声录像带;(6)书籍、刊物、图表、讲课稿、讲座稿
以及科技交流资料;(7)书本、模型;(8)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年净收入在30
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企业转让自行研制并经有关部门鉴定认可的科研成果所
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属于火炬计划开发范围内的高技术、新技术产品,
国家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此产生了挂靠科研避税法。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一
系列手法,争取此项优惠,获取避税好处。主要有:(1)企业以高新技术企业的面
目或名义,努力获取海关批准,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保税仓库,保税工厂,
从而堂而皇之地按照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享受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2)打着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出口产品,实际上既非新技术,也非出口,而是非高新
技术企业生产出口转内销的产品,从而避缴关税。(3)非高新技术企业,打着高新
技术企业旗号,以国内不能生产的名义,进口仪器设备,以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取批文
后,避缴进口关税。
从以上挂靠科研避税手法中可以看出,企业能否避税,关键有三个因素:(1)
获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获取税务机关和海关的批文和认可。(3)努力掌握
国家优惠政策,并使本企业进出口对象符合享受的条件。
(三)挂靠出口退税
我国政府规定,对报关离境的出口产品,按照“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
“彻底退税”的原则,除国家规定不能退税的产品外,一律退还国内生产环节的增值
税。企业直接出口的产品或委托外贸出口的产品,应将税款退给生产企业。其中对出
口产品中扣除包装计税的产品,分别就出口产品及包装物的运用税率计算退税;出口
属于农牧林水产品的,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退税;出口其他的产品,按照国家统一核
定的综合退税税率计算退税;出口应征增值税的产品,除规定有退税率的产品以外,
均以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退税。应退税款的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款=产品出口价×适用退税税率
以上规定是导致“出口退税”避税的理论基础,出口企业就出口产品要求退还国
内征收的增值税。非出口企业通过委托代理出口外贸部门要求退还在国内征收的各环
节增值税。有的企业为了享有出口退税,想方设法挂靠出口,享受退税,有的甚至骗
取出口退税,走向违法的境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