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宝典: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点评——职工福利增加的背后
录入时间:2001-11-30
【中华财税网北京11/30/2001信息】 例29-4 北京某公司为了增强自己在竞
争中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准备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增强内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
性。但在如何提高工人工资,即采取何种方式提高工人工资水平上,领导者之间出现
了意见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采取直接增加工资的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直接
增加工资的方式不可取,因为个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交纳额也就相应增大,
所以现金增加的方式不一定有利于工人生活消费水平的有效提高,他们认为可以采取
实物分配的方式,如给工龄达到一定年数的职工购买小汽车,这样对个人、企业双方
都有好处,是一个“双赢”的方式。那么,究竟该公司应选择哪种方式呢?
分析 从工人角度分析,如果企业采取直接增加工人工资的方式,从表面上来看,
工人的工资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工资达到一定数额是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的,这样看
来,增加的现金收入一部分用在了税收支出上,而只有扣除了税收的那部分才真正可
以用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消费水平。如果企业采取一定的实物分配形式,而不是采取直
接增加工资的方式,那么对个人而言,就不用交纳那部分的个人所得税了。举例来说,
现代家庭都渴望有一辆家庭小轿车,作为工薪阶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最为简单的
办法就是采取储蓄积累的方式,等资金总额达到一定数额后去购买轿车。企业如果能
为内部员工着想,那么直接购买汽车分配给职工不是更好吗?一方面,可以减少员工的
纳税负担,另一方面,对员工而言可以早一点实现自己的“轿车之梦”。
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看,如果企业采取实物分配的方式,企业本身也有很多
益处。首先,表现在费用的增加,所得税的抵减。企业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节税的
目的。其次,工人福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对企
业而言,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财富。另外,企业可以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提高内
部员工的整体技能素质。采取第二种方式对企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关键是现在
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从税收的角度加以分析。
点评 企业为职工提供车辆,职工不用加薪,也不会支付车辆使用税。而对企业
来讲,当职工的税金支付影响其消费水平时,就要考虑采取加薪措施,增薪必然会引
起税收变化,反而会导致企业支付量的扩大。因此,由企业承担部分费用的作法,往
往会使职工、企业双方受益。
由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若不能将其转化为现金,则不必计入个人所
得,这样,企业通过提高职工福利,而不大幅度加薪于职工,可以促使职工少交纳个
人所得税。上面提到的由企业提供车辆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还包括企业提
供和安排免费医疗福利、家具及住宅设备、免费膳食等等。
但是,这种方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首先,企业要有能力提高职工的薪水,如果
企业本身资金运转困难,那么提高职工的薪水是不切实际的。种种的方案措施也就成
了空中楼阁,毫无价值。其次,这需要企业与职工的积极配合,职工要为企业着想,
不能在个人利益驱使下不顾集体利益。那种采取多报账、多花费手段的职工实际上也
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这样原本非常好的计划将会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内
部的分散,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对于工资、薪金收入者来讲,企业支付的工资是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依据。如何保
证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又不加重税收负担,这是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问题。
所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高职工工资实际消费水平是关键,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职工
与企业的积极配合,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与发展,也有利于工人实际消费水
平的提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