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宝典:企业内部核算的纳税筹划——技术改造时机的筹划
录入时间:2001-11-21
【中华财税网北京11/21/2001信息】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
后,为改善其工作性能,产生更好的效益,而对其进行技术上和工艺上的革新、改造。
从理论上来讲,技术改造的选择权在企业自身,所以在固定资产使用的任一阶段内都
可进行;也正因为选择权在于企业手中,所以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技术改造时间。
从纳税角度讲,企业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也会对纳税产生不同的
影响。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选择技术改造时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
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筹划项目。技术改造时间选择得好,会使企业应纳税额相对减
少。
技术改造的筹划除了包含技术改造时间的选取之外,还包括技术引进方式的筹划,
以及技术转让购进渠道的筹划。
所谓技术引进,一般是针对技术进口而言的,所谓技术转让购进主要是针对国内
企业间相互转让技术而言的。
1.技术引进方式的筹划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我国对引进技术、仪器设备的税收实行优惠,主要有:
开放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口的仪器设备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内地企业技术改造、
生产制造新设备、新产品而必须引进的关键设备仪器减半征收关税所涉及到的增值税
部分。
于是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份,来变换技术引进的方式。其具体途径有三:
一是挂靠开放地区企业,享受开放地区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的优惠;二是挂靠内地企
业,享受减征关税所涉及到的增值税部分优惠;三是集中引进先进设备技术来享受免
税待遇。
2.技术转让购进的渠道筹划
关联企业间的技术转让当然会依照转让定价的途径来进行纳税筹划,而且这条途
径也相对容易一些。若是非关联企业,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转让技术时合
作,使技术转让价格相对较低,甚至低于征税的起点,应该说,这是一个双赢决策。
例18-3 某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元,使用期限10年,且该企业
实行平均使用年限法提取折旧。当机器正常运转且是满负荷工作时,该机器设备10
年内生产产品的收入和利润见表18-5(假设成本仅由折旧组成),适用税率见表1
8-6。
表18-5 该企业10年内折旧、销售收入及利润分年表(万元)
年限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折旧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收入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0
利润 10 9 8 7 6 5 4 3 2 0
表18-6 该企业适用税率
利润收入/万元 适用税率(%)
0.5以下 5
0.5~2 10
2~5 15
5~10 25
10以上 40
企业10年内纳税额及税负如下:
第一年纳税额:
(10-5)万元×25%+(5-2)万元×15%+(2-0.5)万元×
10%+0.5万元×5%=1.875万元
税负为:(1.875万元/10万元)×100%=18.75%
第二年纳税额:
(9-5)万元×25%+(5-2)万元×15%+(2-0.5)万元×1
0%+0.5万元×5%=1.625万元
税负为:(1.625万元/9万元)×100%=18.06%
第三年纳税额:
(8-5)万元×25%+(5-2)万元×15%+(2-0.5)万元×1
0%+0.5万元×5%=1.375万元
税负为:(1.375万元/8万元)×100%=17.19%
第四年纳税额:
(7-5)万元×25%+(5-2)万元×15%+(2-0.5)万元×1
0%+0.5万元×5%=1.125万元
税负为:(1.125万元/7万元)×100%=16.07%
第五年纳税额:
(6-5)万元×25%+(5-2)万元×15%+(2-0.5)万元×1
0%+0.5万元×5%=0.875万元
税负为:(0.875万元/6万元)×100%=14.58%
第六年纳税额:
(5-2)万元×15%+(2-0.5)万元×10%+0.5万元×5%
=0.625万元
税负为:(0.625万元/5万元)×100%=12.5%
第七年纳税额:
(4-2)万元×15%+(2-0.5)万元×10%+0.5万元×5%
=0.475万元
税负为:(0.475万元/4万元)×100%=11.88%
第八年纳税额:
(3-2)万元×15%+(2-0.5)万元×10%+0.5万元×5%
=0.325万元
税负为:(0.325万元/3万元)×100%=10.83%
第九年纳税额:
(2-0.5)万元×10%+0.5万元×5%=0.175万元
税负为:(0.175万元/2万元)×100%=8.75%
第十年不用纳税。
十年总税额为8.475万元,总税负为15.69%。
如果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两年已提折旧2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那么从第三年到第十年这八年,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及税负就会发生
表18-7所示的变化。
表18-7 技术改造前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表
(第三年到第十年) (万元)
年限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项目
折旧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收入 27 27 26 25 24 23 22 21
利润 14.5 14.5 13.5 12.5 11.5 10.5 9.5 8.5
税金 3.675 3.675 3.275 2.875 2.475 2.075 1.75 1.5
税负 25.34% 25.34% 24.26% 23% 21.52% 19.76% 18.42% 17.65%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后八
年后的平均值,即100万元/9年=1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
方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故此处不再重新记述详细计算过程。
后八年和前两年纳税额相加得到总纳税额为:
(18750+16250+36750+36750+32750+2875
0+24750+20750+17500+15000)元=248000元
十年内总税负为:
(248000元/1140000元)×100%=22.75%
如果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四年已提折旧4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五年到第十年这六年中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
税金、税负的变化见表18-8。
表18-8 技术改造后该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表
(第五年到第十年) (万元)
年限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项目
折旧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16.67
收入 35 35 33 31 29 27
利润 18.33 18.33 16.33 14.33 12.33 10.33
税金 5.207 5.207 4.407 3.607 2.807 2.007
税负 28.41% 28.41% 26.99% 25.17% 22.77% 19.43%
年折旧额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五年到
第十年这六年中,即100万元/6年=16.67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
算方法与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
后六年和前四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
(18750+11250+16250+52070+52070+1375
0+44070+36070+28070+20070)元=292420元
十年内总税负为:
(292420元/123.98万元)×100%=23.59%
如果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六年已提折旧60万元对所用设备进行性能改
良,那么从第七年到第十年这四年,每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税负的变化
见表18-9。
后四年和前六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总纳税额为:
(18750+16250+13750+11250+8750+6250+
118750+110750+102750+94750)元=502000元
十年内总税负为:
(502000元/1730000元)×100%=29.02%
表18-9 技术改造后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表
(第七年至第十年) (万元)
年限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项目
折旧 25 25 25 25
收入 60 58 56 54
利润 35 33 31 29
税金 11.875 11.075 10.275 9.475
税负 33.93% 33.56% 33.15% 32.67%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七
年到第十年这四年中,即100万元/4年=25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
算方法同前,此处不再赘述。
如果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即用前八年已提折旧80万元对所用机器设备进行改
良,以增加经济效益,那么从第九年到第十年这两年中的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
金、税负的变化见表18-10。
表18-10 技术改造后企业年折旧、销售收入利润、税金、税负表
(第九年至第十年) (万元)
年 限
第九年 第十年
项目
折旧 50 50
收入 75 72
利润 25 22
税金 7.875 6.675
税负 31.5% 30.34%
年折旧额的计算是用技术改造后固定资产设备的价值总额100万元均摊到第九
年到第十年这两年,即100万元/2年=50万元/年。此外,税金及税负的计算方
法同前所列。
后两年和前八年纳税额相加得到的纳税总额为228500元,总税负为
23.08%。
根据上述不同年限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我们做进一步分析,看看究竟哪一年实
行技术改造的效果最好。
首先分析一下不同时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的利润、税收、税负的增长幅度。以企
业最初投资所用的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折旧法时预期实现的利润为基数。
第三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利润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利润总额)/未实行技
术改造时十年利润的总额×100%
=(114-54)万元/54万元×100%=111.11%
纳税额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的十年纳税总额-未实行改造时十年的纳税总额)/示实行技术改
造时的十年纳税的总额×100%
=(24.8-8.475)万元/8.475万元×100%=192.63%
税负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的十年总税负-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总税负)/未实行技术改
造时的十年的总税负×100%
=(21.75%-15.69%)/15.69%×100%=38.62%
第五年实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
(技术改造后实现的十年利润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利润总额)/未实
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利润总额×100%
=(123.98-54)万元/54万元×100%=129.59%
纳税额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的十年纳税总额-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纳税总额)×未进行技
术改造时十年的纳税总额×100%
=(29.242-8.475)万元/8.475万元×100%
=245.04%
税负增长率为:
(技术改造后的十年总税负-未实行技术改造时十年的总税负)/未进行技术改
造时十年的总税负×100%
=(23.59%-15.69%)/15.69%×100%=50.35%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173-54)万元/54万元×100%=220.37%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50.2-8.475)万元/8.475万元×100%=492.33%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9.02%-15.69%)/15.69%×100%=84.96%
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99-54)万元/54万元×100%=84.33%
纳税额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2.85-8.475)万元/8.475万元×100%=169.62%
税负增长率为(计算公式同上):
(23.08%-15.69%)/15.69%×100%=47.1%
为了充分发现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对企业造成的税负增长最小,我们对第三年、
第五年、第七年、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利润增长造成的纳税额的增长和税负的增
长作一比较,从中就会发现在哪一年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利润最高,
税负最小。进行这种比较的具体方法是,用技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税负增长率除以技
术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公式是:
技术改造后十年的税负增长率/技术改造后十年的纳税额增长率×100%
依照这一公式,第三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38.62%/192.63%)×100%=20.05%
第五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50.35%/945.04%)×100%=20.55%
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84.96%/492.33%)×100%=17.26%
第九年进行技术改造后,这一公式值为:
(47.1%/169.62%)×100%=27.77%
计算结果表明,在第七年进行技术改造时,企业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多。
这个分析、计算向我们提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任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都有
一个最佳时间选择,这个选择恰当与否与企业的利益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上面的分析
和公式计算仅是向读者和纳税者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方法,具体到某一企业、某一
个纳税人,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以便确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技
术改造时间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