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宝典:纳税筹划会计知识——财务会计报表
录入时间:2001-11-15
【中华财税网北京11/15/2001信息】 财务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期间
结束以后,分期结算账目,编制的会计报表。它主要是总结各会计期间企业经营活动
的财务成果及期末状况。财务会计报表不仅能反映企业在整个财务报告期间内的经营
状况以及期初与期未的资产负债状况,而且能借助其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找出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正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所以,财务会计
报表是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历史总结和记录,也是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决策的现实
依据,应该说,脱离了财务会计报表,企业将无法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和航向。
财务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内容之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即主表、附表以及会计报表的附注。主表主要包括按月编报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
按年编报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现金流量表。附表主要包括按年编报的利润分配表、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及商业销售利润明细表。另外,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
报表某些地方的修正和补充说明。财会报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功能各
异,因而不能随意抛弃和简化。
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是财务分析的前提条件.离开报表的财务分析预测是无源之
水。另外,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目的。
1.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财会报表的编制要求有数据真实、内容完整、编报及时和计算准确四条。编表可
分为三个主要阶段:一是试算平衡;二是填列报表项目;三是复核。通俗地说,编表
的阶段是:首先核实是否已将该会计报告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进账;其次,
核实账簿间的记录是否对应,并清查盘点实际财产物资,做到账实内容相符;最后,
经过账目查对和账项调整结转后总的结账及试算平衡。财务报表编表的各阶段都应遵
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财务报表主要组成部分是主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现金流
量表便属于主表内容。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反映会计期间结束时企业的资
产、负债等情况。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时点性存量账表,其编制工作简单容易,在此不
再赘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及其分布结构,反映企
业的财务实力及偿债能力,检查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结构是否科学,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的变化趋势。
损益表反映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的亏损或盈利的状况。一般来讲,损益表和利润
分配表结合使用更能反映损益及利润分配情况,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延续。损益表有单
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损益表是一种时期流量表,主要作用在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财
务成果,便于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
财务状况变动表属于企业会计报表三大主表之一。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编制基
础的、反映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现在已在会计实践操作中大量使用。一般
意义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是以营运资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的财务
策略和理财能力,其主要作用在于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前景,为企业的决策活
动提供直接可靠的依据。
对于财务报表的其他内容,此处从略。有兴趣者可查阅财会类专业书籍。
2.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
对于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主要在于对财务比率的分析与评价。在分析过程中应
坚持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以仔细阅读财务报告为基础,以具体实际为评价标
准,以企业发展为目的。
所谓财务比率,是指将财务报表中的大量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浓缩和简化后,
以百分比或指数形式表现财务报表中各科目间的相互关系。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
最为基础的部分,一般可分为流动性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
及市场价值比率五类。
流动性比率又称短期清偿能力比率,反映公司资金流动性,也就是清偿将要到期
的各种短期债务的能力。
资产管理比率也称为营运能力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运用效率的比率,由此可以
判断企业资产运用是否合理。资产管理比率主要通过资产的周转率来体现。
负债比率反映企业负债经营的状况和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主要由借入资金在企
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和企业经营利润与各种债务费用支出的比例两者来反映。
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因为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目标,
故而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指标。
市场价值比率主要反映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经营业绩和未来前景的判断,反映投
资者的实际收益水平。
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主要是纵向分析(企业自身现状与历史的分析比较)和横向
分析(企业与同行业经营财务状况的分析比较)。现行较为常用的分析体系是杜邦财
务分析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