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11-07
做好国有资本收益审核收缴工作对保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顺利实施、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大连监管局严格按照财政部工作部署,立足监管职能,创新运用“三点一线”工作法,扎实做好属地中央国有资本收益申报审核与收缴工作,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入库。
一、以政策学习为“起点”,夯实审核工作基础
国有资本收益审核工作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大连监管局始终将强化政策理论学习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一是深研政策法规。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学习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以及财政部关于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准确把握利润收入、股利股息、产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不同收益类型的政策界限、计算比例和申报要求,确保审核工作于法有据、标准统一。二是熟悉企业情况。全面梳理属地应申报中央企业的户数结构、级次分布、财务状况和股权架构,建立工作台账。动态跟踪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重大投资和利润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高效精准审核做好数据储备。三是开展业务培训。适时组织内部培训和政策研讨,交流审核经验,剖析疑难案例,不断提升干部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政策运用水平,打造一支精通业务、坚持原则的审核队伍。
二、以合规审核为“重点”,严守资金收缴关口
审核是收益收缴的核心环节。大连监管局坚持原则、严守标准,切实履行审核把关责任,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一是强化材料审核。对企业提交的申报表、审计报告、财务报表、董事会决议等材料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和实质性审核。重点关注企业利润计算的准确性、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合规性、弥补亏损的合理性以及应交利润基数和比例的正确性。二是运用多维比对。将企业申报数据与财务决算报表、审计报告、以往年度申报数据等进行交叉比对验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逻辑性、勾稽关系校验,着力发现并纠正数据偏差和错误,严防少报、漏报。三是突出疑问核实。对于审核中发现的数据异常、情况复杂或存在疑虑的事项,及时与企业财务负责人进行沟通询问,必要时开展实地核查,要求企业提供补充说明材料,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项计算都有扎实依据,审慎提出审核意见。
三、以沟通服务为“支点”,提升申报审核质效
大连监管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在严格审核的同时,积极寓服务于监管,推动企业由“被动上交”向“主动规范”转变。一是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工作群、宣讲会、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属地中央企业宣传解读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明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企业按时足额申报上交的意识。二是前置指导服务。在申报期前,主动与企业沟通,提醒申报时限和注意事项;申报过程中,对企业咨询的政策问题和技术难题,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和指导,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规范完成申报。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建立良好的常态化沟通机制,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企业,指导其规范财务管理,从源头上提升申报质量。
四、以资金入库为“主线”,确保完成收缴任务
大连监管局紧盯“入库”这个关键环节,确保圆满完成收缴任务。一是紧盯缴库时限。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时限完成审核工作,并及时出具审核意见书,督促企业依据审核结果办理缴库手续,防止拖延。二是跟踪入库进度。建立企业缴库情况跟踪机制,动态监控银行回单和国库入库信息,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加强与财政部相关司局、地方国库、企业主管部门等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困难和问题,畅通资金入库“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