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财政动态信息 > 正文

大连:“四管齐下”全面提升部门预算监管工作质效

录入时间:2025-09-23

  大连监管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党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强、聚焦、优化”工作方针,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强化对属地中央预算单位监管力度,持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 

  一、管严“指挥棒”,严守政治方向 

  一是坚定政治立场,把牢监管方向。深刻认识部门预算监管作为财会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是保障财税政策执行的重要抓手。始终聚焦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目标实现,加强对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部门预算单位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监管效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预算监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密结合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决算审核等重点任务,提高党支部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等活动的实效性,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监管工作的实际能力和强大动力。 

  三是强化政治担当,压实监管责任。教育引导全局干部牢牢把握财政工作政治属性,将预算监管作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来抓。紧盯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管理全过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把政策关、程序关和绩效关,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精准、安全、高效,切实维护财政预算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政策落地见效。 

  二、管好“源头水”,严把预算编制审核关 

  一是严审预算内容,优化支出管控。坚持“无预算不支出”的原则,着力打破“基数”依赖,推动打破支出固化格局。重点加强对新增项目、资产配置等进行必要性、合规性及合理性审核,从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财政资源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倾斜,切实增强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政策保障能力。 

  二是前置绩效审核,强化结果约束。将预算绩效目标的科学性、明确性作为审核关键。对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量化指标不清晰、与核心职能关联不紧密的项目,研究提出优化调整意见,推动财政资金配置与绩效结果紧密衔接,确保资金安排指向清晰、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严控资产配置,提高资产效能。严格执行新增资产配置与存量资产使用情况挂钩的审核机制,积极推动预算单位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共享共用。对存在超标准配置或长期闲置等情况,相应核减其新增资产预算,督导预算单位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持续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安排深度融合、协同增效。 

  三、管住“流动钱”,严控预算执行全过程 

  一是实施动态跟踪监控。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等信息系统,对预算执行进度、资金支付、银行账户变动等情况开展实时监控。通过多维度数据交叉比对和智能分析,及时精准识别异常支付,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监督向事中预警、提前介入转变。 

  二是深化资金资产同步监管。坚持线上监测与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健全系统自动预警与人工分析甄别相结合的风险识别机制。针对预警疑点,及时开展穿透式核查。同时,将大额资产购置、处置等关键事项列为监控重点,切实保障资金与资产安全规范使用。 

  三是嵌入内部控制评估。将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情况评估纳入日常监管体系,推动预算单位健全完善内部控制。通过线上系统评估与线下重点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预算单位严格规范业务流程、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全面提升内部治理效能。 

  四、管实“效益关”,严抓监管成果综合运用 

  一是深化决算审核分析。转变传统偏重数据合规性的审核模式,将决算审核与预算执行监督情况相结合。通过对决算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综合研判,全面评价预算单位年度收支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精准揭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深层次问题,为提升财政管理绩效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加强监管成果转化与应用。建立健全监管成果运用机制,及时将监督、审核、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上报反映,并督促预算单位全面整改到位。动态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将其作为后续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优化的重要依据,持续强化预算硬约束。

  三是完善协同服务机制。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加强横向沟通与纵向联动,积极与地方财政部门协同配合,凝聚监管合力。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举措,推动预算单位规范实有资金管理、提升效能,构建“监督—整改—规范—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财政监管与预算单位发展的良性互动。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