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5-05-16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相互毗邻的地理位置不但拉近了两地人民睦邻友好的真挚友谊,还密切了两地的经贸往来和旅游合作。截至2024年,越南连续26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西对越南进出口706.3亿元,占广西对东盟进出口额的七成。
热带水果抢“鲜”入境
眼下正是榴莲、椰子、菠萝蜜等热带水果上市季节。每天,满载越南热带鲜果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广西边境各个口岸抢“鲜”入境。
在东兴口岸办理入境手续的东兴多德报关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丽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各类货物总报关业务量增长超过20%,仅榴莲就进口了1500吨。“现在国内喜欢吃榴莲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进口的榴莲供不应求,很快就销售一空。”李丽说。
从越南进口的水果除了直接进入消费市场,还有部分经过加工后再到消费者手中。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的友谊关口岸是我国最大的陆路水果进口口岸。走进当地广西中果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处理从越南进口的鲜果。中果实业财务负责人高艳萍介绍:“目前,我们已经接到冷冻水果肉、果汁果浆等各类加工产品订单约1500吨。还与一批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新茶饮品牌达成了合作意向,后续订单在不断增加。”
高艳萍说,企业大量进口形成短期资金压力,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开展“税银互动”贷款政策宣传,辅导企业以信换贷。“凭借A级纳税信用,我们从银行获得了300万元的贷款,缓解了资金压力。”她说。
凭祥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持续加强企业纳税信用管理,建立重点企业纳税信用动态跟踪机制,开展纳税信用评价预警提醒,助力企业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帮助企业积累信用“无形资产”。
“两国双园”链条互补
在友谊关口岸,与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驶入相对的,是一辆辆装满电子元件、光伏材料等产品的货车正在驶出。
凭祥市政府平台公司与凭祥市三诺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两国双园”项目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在广西和越南边境分别布局中方园和越南园,总投资额超100亿元。“我们生产的智能音箱、蓝牙耳机除了出口到越南市场以外,还有部分销往欧洲市场。”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区的广西智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孙新介绍,近年来该企业依托“两国双园”形成中外互补的产业链条,实现工艺共享、模具共享、部件共享、产业生态共享的发展模式。
随着产业链越来越紧密,凭祥市税务局与当地商务、海关等部门深化协作机制,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加强出口货物涉税信息监管,及时对企业涉税风险进行提醒。同时,该局优化出口退税流程,压缩时限,加速企业资金回流。“2024年以来,企业享受超3200万元的出口退税,增强了出海抢单的底气。”孙新说。
近年来,广西打造了一批沿边特色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东盟原材料+广西制造+全球市场”特色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模式。2023年,广西东兴产业园区被列入国家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重点园区,吸引了众多企业进驻。从事香料品种繁育、种植、研发、生产、销售的广西庚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我们在精深加工产品工艺研发上投入了很多资金,税务部门精准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广西庚源香料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梁广才说,在税费政策支持下,公司不断突破工艺研发难关,如今产品通过东兴口岸便捷“出海”,远销东南亚。
据了解,东兴市税务局在做好政策辅导的同时,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建立健全各税种的风险排除和防范措施,开展“政策落实+风险提醒”服务,引导企业财会人员开展税收风险自查,提升企业的税收遵从度。
跨境旅游“说走就走”
“一票游两国”“10元公交车票出国‘嗍粉’(吃米粉)”,这些在广西边境不是稀罕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6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在崇左市大新县,中越两国共同开发的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游客不仅可在中越跨境购物街购买两国特色商品,在悬崖岩洞咖啡馆俯瞰磅礴瀑布的壮丽奇观,还可夜游饱览两国风光。截至5月7日,合作区今年已累计接待中越旅行团2297个、游客3.25万人。
为助力打造中越跨境游精品旅游路线,大新县税务局为跨境旅游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一企一策”服务,帮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同时,该局与出入境管理部门、景区管委会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掌握合作区商户注册、游客流量、项目建设等动态信息,推送涉税风险提醒清单,指导企业自查涉税风险。
中旅德天瀑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蒋宏彬表示:“2024年,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减免490万元,开发了天空之城等网红旅游项目,公司发展进一步加快。”
在防城港市东兴市,跨境旅游也异常火热。坐一趟往返于广西东兴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越南芒街汽车总站的跨国公交,只需要10元。“旅游旺季,税务部门在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方面开展提示提醒,让我们心无旁骛搞发展,不用担心税务方面的风险。”东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明军说。
防城港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围绕跨境旅游行业发展实际,自主编制28个大数据模型,定期筛查企业经营中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帮助跨境旅游企业走稳走好合规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