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3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工作的通知
国资评价[2003]104号颁布时间:2003-10-31
2003年10月31日 国资评价[2003]104号
各中央企业:
为认真做好2003年度中央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财务决算工作,全面、
客观地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促进提高企业财务决算信息质量,现将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度财务决算是企业年度会计期间资产质量、财务效益、资本保值增值等基
本情况的综合反映,是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核企业经营
业绩、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基本依据。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加强对
所属子企业财务决算编制的督促落实工作,做到“早组织、早准备、早布置、早落实”,
确保按时保质完成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任务。
二、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
制度规定,在进行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和资产质量核实的基础上,以经营年度内
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事项的会计帐簿为基本依据,认真组织企业总部及所属子企业财
务决算编制和报表合并工作,做到账表一致、账账一致、账证一致、账实一致。
三、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严格成本费用管理,按照国
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以及递延资产分期摊销年限,规范提留。要注
意严格控制企业人工成本。各企业要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结合企业
清产核资工作,认真清理以前年度的潜亏挂账,如实反映历史遗留问题,经审批后合
理消化和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和查找原因。企业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中严
禁出现新的潜亏挂账,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四、在2003年度企业财务决算工作中,各企业要认真遵循会计完整性原则,
做到财务决算编制范围齐全,财务数据准确,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年度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
(一)年度财务决算要以经营年度内发生的全部经营业务事项的会计账簿为基础
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和现金流入(出)等状
况,不得漏报、不得留有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
(二)按照国家规定的年度财务决算编制范围,将所有境内外各级子企业(含全
资、控股)、分支机构纳入年度财务决算编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企业所属境外企业原则上应按统一的年度财务决算表式填报,因情况特殊
暂不能按统一的年度财务决算表式填报的可填报境外表式,但必须纳入企业财务决算
合并范围。
(四)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按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尚未
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将资产和财务数据并入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
以完整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五)企业所属基建工程项目要与企业财务并账,尚未并账的应将基建项目的相
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中,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五、为确保2003年度财务决算的真实性,企业及所属子企业编制年度财务决
算工作中要认真遵循会计真实性、准确性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会
计核算工作要求,正确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滥
用会计估计。
(一)企业年度财务决算要以经过核对无误的相关会计账簿进行编制,并根据真
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等资料,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对
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二)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本企业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年
限、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等进行认真核对和清理,未经批准,各企业不得擅
自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三)企业应按照会计核算规定要求,不得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者多提多摊成
本(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果不实。
(四)企业不得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
等手段,人为掩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对于企业计提损失转回情况、原因,需在年度
财务决算中予以说明。
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和变更等事项,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国资委备案。
六、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各企业要认真遵循会计稳健性和可比
性原则,分类制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合理预算各项资产可能发生
的损失,定期对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逐项进行认定、计算,如实、客观地反映企
业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和编制
方法及各项财务指标口径应当保持前、后各期一致,各年度期间财务决算数据保持衔
接,如实反映年度间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
七、各企业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财会计[1995]
11号)和国资委有关合并财务决算编制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合并财务决算报表编制
工作,并按照规定的合并范围、合并口径和合并方法,如实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
企业2003年度财务决算合并范围因特殊情形发生变动需进行调整的,应于年度结
账日之前将调整的企业名单、变动原因、相关材料,以及由此对合并财务决算报表带
来的影响等情况,报国资委备案。
八、各企业应当进一步完善年度财务决算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制度,注册会计师
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必备要件,须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一并
报国资委。
(一)企业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标或其他合理方式
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决算审计。
(二)按照“统一委托、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的工作原则,企业对公司总部及
所属子企业的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并将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证
明材料,于当年12月31日前报国资委备案。
(三)企业应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意见进行财务决算调整;
企业对审计意见存有异议且未进行财务决算调整的,应当在上报年度财务决算时,向
国资委提交说明材料。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尚不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
师审计的企业,应当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确保本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真实
性和完整性。
九、在2003年度中央企业财务决算编制和审核工作中,各企业应当严格按照
国家相关制度和规定,强化各项财务数据质量控制,提高各类报表和数据的编制质量,
杜绝弄虚作假、故意调节企业经营成果的行为,避免财务决算报表数据失真。
(一)不得以调整财务决算合并范围、采用成本法核算控股子企业或重大长期投
资项目,以及合并报表账项抵消不充分方式调节企业经营成果。
(二)不得少转或不转主营业务成本,避免在有关会计科目中存在成本费用挂账
现象的发生。
(三)不允许不摊或少摊费用、多计或少计利息,以及在建工程完工后不及时结
转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四)不得以随意变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体现高风险投资损失以
及通过调整期初项目等手段调节企业经营成果。
十、年度财务决算编制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资委将
依法对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并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算的
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在2003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基础上,各企业要认真总结
经验,积极研究探索,强化对所属子企业的财务监管,逐步形成科学、完善的企业财
务决算编制管理工作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