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2003年中央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

国资分配[2003]79号颁布时间:2003-09-19

     2003年9月19日 国资分配[2003]79号 各中央企业: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3] 28号)规定,为依法规范出资人、企业和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健全国资委监 管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机制,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现就做好 2003年中央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以下简称工效挂钩)工作的有关事宜 通知如下:   一、中央企业原则上均应实行工效挂钩   (一)已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中央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申报 工效挂钩方案;实行工效挂钩的中央企业分立、重组的,以分立、重组后的企业为单 位重新制定、申报工效挂钩方案;原实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尚未实行工效挂钩办法 的中央企业,要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抓紧研究、制定、申报本企业工效挂钩方案; 亏损企业可实行工资总额与减亏额指标挂钩的办法。   (二)2003年中央企业工效挂钩方案的审核,原则上仍按照国家现行工效挂 钩政策规定执行。   (三)对少数转制科研企业等暂不具备实行工效挂钩条件的中央企业,继续实行 工资总额计划管理,由企业制定工资总额计划申报方案,报国资委审批。同时要积极 创造条件尽快实行工效挂钩。   二、改进和完善中央企业工效挂钩办法   (一)改进挂钩效益指标,合理调整指标权重。从2003年开始中央企业原则 上不再实行单一业务量(实物量)指标挂钩,转为以实现利润为主要挂钩指标。对目 前实行单一业务量(实物量)挂钩的企业以及新挂钩的企业,其实现利润等价值量指 标所占比重原则上不低于50%;对已经实行实现利润与业务量(实物量)复合指标 挂钩的企业,其实现利润等价值量指标所占比重原则上不低于60%,并要逐步提高 到80%以上。今后,对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的企业也要逐步转为与实现利 润挂钩。   (二)改进工效挂钩基数和浮动比例的核定办法。将现行的按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纵向比较进行核定的办法,逐步过渡到以企业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企业之间横向比较相 结合的方法进行核定。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确定能够综合衡量、准确反映 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以各企业在同一行业中的经济效益水平作为依据,核定其 工效挂钩基数和浮动比例,合理调控行业间、企业间的分配关系。   (三)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成本调控企业工资总量的办法。从2003年开始,中 央企业要加强对企业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和管理,逐步引入企业人工成本指标,在 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水平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企业工资分配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企业工资增长的约束作用。在计提企业新 增效益工资时,要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考核情况相结合,对当年没有实现国有资本 保值增值的企业,不得提取新增效益工资。对生产经营稳步增长、管理基础较好的企 业,探索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利润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复合指标挂钩试点,试点办 法另行制定。   (五)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中央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 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基本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 强化对企业关键人才、重要岗位的有效激励,进一步打破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合理拉开分配档次,逐步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价格和生产要素贡献相一致的企业内 部分配机制。   三、切实加强对中央企业工效挂钩的管理、考核和监督检查   (一)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国资委负责审核中央企业工效挂钩方案及工资总额 计划;中央企业负责管理所出资企业的工资分配,并根据国资委批复的工效挂钩方案 及工资总额计划分解下达所出资企业。   (二)加强对工效挂钩企业工资总额的管理。在国资委核定的工效挂钩方案及工 资总额计划之外,除国家政策另有规定的,中央企业不得再以其他形式在成本中列支 任何工资性项目。工效挂钩企业的所有增资,均应由效益工资列支。   (三)中央企业根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 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利用“三类资产”改制兴办的经济 实体,凡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以及在企业重组改制中退出国有控股地位的,原 则上要从工效挂钩范围中分离出去,并按上年实际发生数调整经济效益和工资总额基 数。   (四)对工资总额增长过快的企业,继续按国家相关规定实行新增效益工资根据 效益增长幅度分档计提的办法。对经济效益下降的企业,其挂钩工资总额必须按核定 的挂钩浮动比例相应下浮。坚持既挂上也挂下,做到既负盈又负亏。   (五)中央企业工资总量调控要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奖惩相联系。对 企业超提或超发工资侵害所有者权益,以及侵害职工利益的行为,国资委将视情节轻 重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并给予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六)强化对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检查。从2003年开始每年重点选择部分企 业,对其工效挂钩集中清算的办法进行核查,结合财务决算报表稽核,监督检查工效 挂钩企业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和工效挂钩政策执行情况。对违反工效挂钩办法多提工资 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   四、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   (一)中央企业应认真编报工效挂钩方案,并于2003年10月26日以前报 国资委审批。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上报相关资料,上报的资料中需附上年劳动 工资统计年报、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会计报表、保值增值结果确认函、工资清 算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特殊情况要附说明。上报数据应准确、真实、详尽。   新申请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中央企业,其工效挂钩方案于2003年11月6日 以前报国资委审批。   申报材料一式四份,并附电子文档。   邮箱地址:fenpei-fp@sasac.gov.cn   (二)中央企业要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部《关于下达部分中央直属企业、国务院有 关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所属企业2003年工资总额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函 [2003]53号),并按规定办理《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审核签章。因生产经营 发展需要,确实需要追加、调整2003年工资总额计划的单位,请于10月30日 前申报工资总额调整计划。 附件:中央企业2003年工效挂钩申报表(略)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