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3]49号颁布时间:2003-05-29

     2003年5月29日 国办发[2003]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3年是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扩招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由于 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再加上受到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比较严峻。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200多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 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各级政府要充 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 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 发[2002]19号)精神,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 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2003年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 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 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 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   国家支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央财政 对该计划给予适当支持。从2003年高校毕业生中招募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的乡 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2年,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志愿者服务期 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愿意报考研究生或报考党政机关和 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仍可享受上述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人员的优惠政 策。    二、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 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三、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 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 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 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 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 小额贷款和担保。    五、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手续提供便利。对毕业离校时未落实工作 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求户口和人事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 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对保管其档案免收服务费用;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 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户籍管理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 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 理服务。本人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六、任何地区或单位不得以来自非典型肺炎疫情流行地区为借口拒绝接收高校毕 业生。高校可视当地疫情适当延长就业签约时间。用人单位已经签订就业合同的,必 须认真履约并允许适当推迟报到时间。疫情流行地区高校毕业生报到时,要出具学校 所在地政府卫生部门的健康证明书。    七、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主动为毕业 生联系用人单位,并加强与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创造 条件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基层和用人单位的情况,有计划地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各种 形式的求职招聘活动。各级人事和劳动保障等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 业介绍机构要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 绍等服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提供网上沟通的平台,并加强对用人信息发布的管理。    八、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 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 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 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 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    九、要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的统筹力度。对就业 率低的高校长线专业,要暂停招生或减少招生;高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允许学生调整专 业,并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可采取毕业后到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 参加3个月到6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办法,促进高校毕业生 就业;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的,可根据本人意愿,报名参加社会急需专业的职业培 训。上述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费用由地方政府统筹解决。   要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使大批动 手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对2003年就业困难 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 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 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 免。    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要采取有效形式对 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开展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创业观教育,并贯穿于学校 教育的全过程。要大力宣传优秀毕业生艰苦奋斗、自主创业、扎根基层的成才之路和 成功经验,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业的热情,引导高校毕业生确定切合实际的就 业期望值,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别是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良好 社会氛围。    十一、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上作纳入整 个社会就业工作体系,抓紧抓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健全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加强政策指导和工作协调,各级教育、人事、劳动保障等有关部 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千方百计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 道,各级财政要适当增加投入。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化解矛盾,维护高校稳定。要密切关注高校毕 业生思想动态,制定必要的工作预案,及时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参照本通知精神抓紧制定 具体实施办法。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