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务院法规 >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3]9号颁布时间:2003-02-24

     2003年2月24日 国办发[200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体改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 改革的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国务院体改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 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2年12月10日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 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精神,加快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的步伐,促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现就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 提出以下意见。    一、调整和完善产权结构    (一)转制科研机构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0]38号)、《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国有资产产权界 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资法规发[1993]68号),以及财 政部《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中有关国有资本核定问 题的通知》(财管字[1999]276号)等文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 及时到财政、工商等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和注册登记等手续。    凡是产权归属不清或存在产权纠纷的,有关部门要本着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支 持科技人员创业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合理界定,协调处理。    (二)转制科研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依法进行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制。 一般转制科研机构原则上都要改制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 公司。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社会利益的转制科研机构改制,应形成国家股和多个国有 法人股并存的股权结构。    鼓励社会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多种资本投资入股或受让股权,将转 制科研机构改制成为多元股权的公司制企业。允许职工个人自愿投资入股;在公正、 公平的条件下,鼓励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持有较大比重的股份。    (三)对从事一般竞争性业务的转制科研机构,允许向社会整体转让产权。    (四)转制科研机构改制时,原则上不再新设职工集体股。由于历史原因已经设 立的,要规范和完善管理办法。现有集体股可用于以后加入企业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 理人员的股权激励;也可本着自愿协商的原则,由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购 买,其余部分吸引其他资本认购。暂时难以转让的部分,可委托信托投资机构管理。 对集体股收益和股权转让所得,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用于原有入股职工补充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二、规范国有资产处置    (一)转制科研机构因改制、改组、兼并、破产和出售等引起国有资产产权变更 的,要严格执行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 325号)和《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 [2002]313号),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经出资人同意,征求债权人意见,在 严格评估和审计的基础上,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按照市场规则和规范程序合理处 置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转制科研机构改制时,对主要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基础性研究以及鉴 定、检测等工作的公益性资产,可不折股。对这类资产要通过依法审计、严格评估, 将其价值计入改制后公司国有独享的资本公积,由国有股东与改制后的企业签订委托 管理协议。改制后新增的公益性资产也可按此办理。    (三)对转制前用于开办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改制时可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 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0]64号)、国家经贸委等六部 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 267号)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剥离,暂时无法剥离的,可按本意见中 关于公益性资产的规定办理。    (四)转制科研机构改制时,在剥离公益性资产后,可从企业净资产中,对欠缴 的职工养老统筹、医疗费、所欠职工工资,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抚恤对 象安置费等,实行一次性扣除。    (五)转制科研机构转制前属于职工奖金、工资储备基金和福利基金的结余,原 则上结转转制后的单位,继续用于职工奖金、工资发放和职工福利。经职工代表大会 审议通过,也可将其中一部分用于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六)转制科研机构的划拨土地使用权,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 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44号)的规定, 经评估后,可以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等方式处置。对转制 科研机构的国有房产处置,可按照此办法办理。    (七)转制科研机构的国有资产出售,要依法、公开、有偿进行。涉及价值较大 的国有资产出售,应当采取拍卖等公开竞价方式进行。涉及单位合并、分立、解散、 撤销、破产的,其资产处置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八)对以政府财政资金资助为主、列入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及所形成 的知识产权,转制科研机构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国家科研计 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2]30号),确 定产权归属,并可按规定在企业改制时作价入股。转制科研机构削减事业费到位后形 成的知识产权,应区分情况明确其产权归属。    三、建立规范的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转制科研机构改制后,按照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税后利润总额增长、职工平 均工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根据有关法规自主决定职工工资标准和分配 办法,建立以岗位效益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在产权约束机制到位、法人治理结 构健全的情况下,逐步取消工资总额控制。    (二)改制科研机构要加大对在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及成果转化中起 关键作用、有突出贡献者的激励力度。要积极探索实行新产品利润提成、新产品销售 收入提成、科技成果入股和建立补充商业保险等多种激励方式,调动科技和经营管理 人员的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    (三)转制科研机构改制可对有贡献的职工特别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 营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激励,具体办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国有 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8号) 执行。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一)对改制科研机构的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依法行使 出资人职能,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在 国务院未明确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具体政策法规之前,可暂由其所归属的企业集团 (公司)或主管部门、机构依法行使出资人职能。    (二)行使出资人职能的单位要加强对转制科研机构的国有公益性资产,剥离、 借入、剩余土地使用权,以及转制前社会非经营性资产等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 全和有效使用。    (三)国有资本处于控制地位的改制科研机构要按照党管干部和市场机制选择经 营管理者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相应的有效约束机制,承担国 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责任。    本意见暂先在中央所属转制科研机构中进行试点,转制科研机构试点办法的制定 及组织实施工作由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进行。各部门要在各自 的职责范围内认真做好具体操作工作,切实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地方所属转制科研机构可参照本意见进行试点。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