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关于配合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5]170号颁布时间:2005-04-25
2005年4月25日 卫政法发[2005]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
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3月14日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
《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就城市
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试点内容和组织领导提出
了重要意见。为积极发挥卫生部门的作用,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
展,现就配合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既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疗保障
制度、卫生服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就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是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促进社
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努力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充
分认识到卫生部门在促进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落实责任,
做好工作,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取得成功。
二、积极配合试点工作,促进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试点意见》的精神和内容,把配合有关部
门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试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任务,抓好落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要积极配合同级民政、财政部门,根据经济发展
水平、工作基础等因素,选择和确定试点县(市、区),并选择示范点。在试点过程
中,要加强对试点地区的调查研究和指导,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试点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试点意见》的要求,积极支持和参与“城
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的工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
好调研、测算和论证工作,配合制定实施办法或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
配合民政部门,合理确定救助对象,科学制订补助标准。按照“布局合理、数量适宜、
满足需求、方便就近”的原则,选择和确定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协助
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甲类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
设施目录,制订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服务标准。加强对承担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机构
的监管,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控制和降低医药费用,保证
医疗质量和安全。加强对医疗救助工作的政策和管理研究,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使贫困群众切实获得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惠。
三、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保证医疗救助制度的顺利运行
承担向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设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救
助的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要
经常收集救助对象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工作。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保证有适宜的服务设施(包括门诊及住院)用于
提供医疗救助服务,有条件的可单独开设为医疗救助对象服务的门诊和病区(病床),
方便医疗救助对象就医住院。对于服务设施的标准可适当加以控制,保证医疗救助经
费主要用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要积极探索适宜的医疗救助服务模式,优化流程,简
化环节,方便群众。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服务的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坚持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努力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鼓励、支持医疗机构采用多种形式自愿减免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对向医疗救助
对象减免医疗费用的政府举办医疗机构安排财政补助时,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其减免
内容协商同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倾斜。
承担医疗救助任务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尊重、关爱医疗救助对象。
要改进服务态度,加强与医疗救助对象的沟通,为救助对象提供温馨、细心、耐心、
爱心的人性化服务,杜绝生、冷、硬、顶、推等现象,诚信为患者服务,使救助对象
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医疗机构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救助资金使用的管理,严格审核医疗救助对象
的资格,防止冒名顶替,使资金真正用在贫困群众身上。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
提供相关的医学证明和其他凭证,方便医疗救助对象向有关部门领取补助。
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试点过程中,各级卫生行政
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
逐步建立机制,形成制度。对于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要认真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意见,
使试点工作不断完善。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和做法,请及时总结并报
告卫生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