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法规 > 正文

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的通知

建城[2003]126号 颁布时间:2003-06-25

     2003年6月25日 建城[2003]126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局、园林局: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 号),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 规范性和科学性,现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印发给你 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批文件格式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和报批的管理,根据《风景名 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风景名胜区总规)的编制和报批, 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的编制,要按照国家有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以及 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应当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 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位于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风景名胜区总规应 当纳入城市规划。   第五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由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行政区的风景名胜区总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组织编制。   第六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应当由具备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   第七条 编制风景名胜区总规前应当先编制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确定规划的指导 思想、目标、主要内容。   规划纲要编制完成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组, 对规划纲要进行现场调查和复核,提出审查意见。编制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对规划 纲要进行修改完善。   第八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的报批文件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基 础资料汇编四个部分。   第九条 规划文本是实施风景名胜区总规的行动指南和   规范,应以法规条文方式书写, 直接表述风景名胜区总规的   规划结论, 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应当作出强制性规定,对   资源的合理利用应当作出引导和控制性规定。   规划文本条文内容应明确简练,利于执行,体现规划内容的指导性、强制性和可 操作性。   第十条 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以下的内容:   (一)总则;    (二)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三)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四)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五)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六)保护培育规划;   (七)风景游赏规划;   (八)典型景观规划;   (九)游览设施规划;   (十)道路交通规划;   (十一)基础工程规划;   (十二)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十三)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十四)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十五)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   (十六)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十七)附则。   第十一条 总则应包括规划编制目的、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以及涉及 本规划的其他相关规定。   规划分期一般为十五至二十年。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   第十二条 确定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应当保持自然景物、人文景物的完整性和地域 分布的连续性,有利于资源和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兼顾与行政区划的协调,并应明确 详细的四至界限,利于设立界标。   第十三条 风景资源评价一般阐述资源分类和风景资源价值重要性等方面的评价结 论。    第十四条 规划目标一般应包括风景资源的保护目标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模要以确定环境、生态、人口合理容量为基础,制定发展的控制规模。   第十五条 功能分区应明确规定用地布局,采用分级方式规定不同分区用地可开发 利用的强弱程度,体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同程度的要求。   根据不同分区用地可开发利用的强度规定,要统筹兼顾,协调安排,综合划定各 级景区、各类保护区、服务基地区、居民区和其他需要的功能区,并对风景名胜区资 源保护、基础工程、服务设施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   第十六条 保护培育规划应确定分类和分级保护地区,分别规定相应的保护培育规 定和措施要求。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要将分类和分级保护规划中确定的重点保护地区(如重要的 自然景观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史迹保护区),划为核心景区,确定其范围界限,并 对其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作出强制性的规定。   保护培育规划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注意对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非 物质文化的保护提出规定。   第十七条 风景游赏规划应提出景区的景观特征和游赏主题,并提出游赏景点以及 游赏路线、游程、解说等内容的组织安排。   第十八条 游览服务设施应相对集中,规模合理,设置符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的 要求,并应严格限定在核心景区以及其他实施严格保护区域以外的地区。    第十九条 基础工程规划一般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供电能源、邮电通讯、环 境卫生、环境保护、防火、防洪、防灾等专项规划。   第二十条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主要对涉及的旅游城镇、社区、居民村(点)和管理 服务基地提出发展、控制或搬迁的调控要求。   第二十一条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应提出适合本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对不利于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生产项目提出限制和调整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对居民社会调控、经济发展引导等若干专项规划,可以根据风景名胜 区的类型、规模、资源特点、社会及区域条件和规划需求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 编制。   第二十三条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按照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规划布局的要求和安 排,按用地分类和使用性质,进行用地的综合平衡和协调配置。    第二十四条 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应对5年近期规划期内的保护和建设项目作出合 理的安排,并提出初步的项目投资预算。   第二十五条 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可包括规划公布、法制建设、实施保障政策、机 构与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十六条 附则一般包括规划解释权限单位、实施日期、规划实施监督部门等。   第二十七条 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详细说明,是对规划内容的分析研究和对 规划结论的论证阐述。   规划说明书应在规划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现状分析和说明。   第二十八条 规划说明书可以对规划编制过程、规划中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等作前 言或后记予以说明。   编制的规划属于新一轮修编的,应当在说明书前言或后记中说明对上一轮规划实 施情况的评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对修编规划背景、重大调整内容等作 出说明。   第二十九条 规划说明书应阐述风景名胜区地理位置、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发展 概况与现状等基本情况,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对策进行分析与说明,并对 照规划文本中的条文内容,对相应内容的现状条件、存在问题等作出分析或说明,对 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规定、结论、措施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说明。   第三十条 在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说明中,对现状基础资料充分研究和风景名胜资 源内涵与特有价值的充分揭示,是编制规划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基础工作。   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的内容包括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调查、开发利用条件调 查、风景名胜区评价依据等。   第三十一条 规划纲要、规划中涉及的有关主要专题研究成果、重大问题专题研究 报告、专业评审意见、有关审批文件等,可以作为附件汇编于规划说明书中。   第三十二条 规划图纸应当准确表示规划内容所处的地域或空间位置,规划图纸所 表达的内容清晰、准确,与规划文本内容相符。现状图、规划图应当分别表示。   所有规划图纸应图例一致,并应与其它相关的规定图例保持一致。   规划图纸的内容和深度要求应符合规划规范的要求。   第三十三条 基础资料汇编主要是整理汇编规划工作中涉及或使用的各相关基础资 料、数据统计、参考资料、论证依据等内容。   基础资料汇编一般涉及区域状况、历史沿革、自然与环境资源条件、资源保护与 利用状况、人文活动、经济条件、人工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土地利用以及其它资料。   第三十四条 基础资料汇编中的文字资料、数据、附图等要准确清晰、简明扼要, 统计数据要反映近期状况、准确有效,并可文字叙述与图、表相结合。   第三十五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编制完成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为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提供 依据。   第三十六条 风景名胜区总规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审定该风景名胜区的人民政府 审批。   第三十七条 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总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对风景名 胜区性质、范围、布局等重大内容进行调整或者修改,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审查同意。 调整或者修改后的规划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报批文件格式   (一)规划文本要求A4版,装订成册。封面内容包括规划项目名称、注明“规 划文本”、规划期限、规划编制单位(含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或其所在地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规划上报日期。   (二)规划说明书可采用A4版或A3版,装订成册。封面内容注明“规划说明 书”,其他内容同规划文本。   (三)规划图纸可采用A4版或A3版,与规划文本合订成册。规划图纸为A3 版的,图纸可以折叠并与规划文本装订成A4版规格,也可以单独装订图册。   规划图纸要标明项目名称、图名、图例、风玫瑰、比例尺、规划期限、规划日期、 编制单位等内容。   (四)基础资料汇编可采用A4版或A3版。封面内容注明“基础资料汇编”, 其他内容同规划文本。   (五)在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的扉页,应当注明项目名称、委 托方、承担方(编制单位)、编制单位企(事)业法人代码、规划设计证书级别及编 号、项目负责人及参加人姓名等,并加盖编制单位成果专用章。 (3)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