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暂行规定
晋政发[1988]54号
颁布时间:1988-07-18
1988年7月18日 晋政发[1988]54号 为了完善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进一步调动企 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一九八八年我省国营企业要普遍推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 办法。现对有关问题暂作如下规定: 一、挂钩的范围:全省地方国营企业(含预算外企业)。 二、挂钩的条件和形式,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主客观条件,以及具体承 包情况确定。在保证完成承包合同上交利润等指标的前提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1)税利能够稳定增长的企业,可实行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或实现税利挂钩;(2) 产品品种单一或可按标准产品折算产量且质量检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 可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物销售量挂钩;(3)建筑施工企业,可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 包干办法;(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反映在工作量指标上的行业和企业,可实 行工资总额同实际工作量和利润指标双挂钩;(5)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企业,可实行 工资总额同创汇额挂钩或同创汇额和税利指标双挂钩;(6)商业服务企业,可实行 工资总额同销售额(营业额)和税利指标双挂钩;(7)亏损企业可试行工资、奖金 同减亏指标挂钩浮动,超亏下浮,减亏上浮;(8)少数经济效益突出好的企业可试 行工资(不含奖金)同经济效益挂钩,奖金仍按第二步利改税的办法从留利中提取。 凡实行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或实现税利)与实物量复合指标挂钩的企业,其中 税利指标的比重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此外,各地市、各部门还应积极试行其他行之有效的新的挂钩形式,并注意总结 经验,不断完善。 三、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一般应以上年工资总额年报数(不含原材料、燃料节 约奖、一次性的单项奖、副食品价格补贴、工种粮补贴、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为基 础,增加合理因素,剔除不合理因素。其中,奖励基金以一九八七年按第二步利改税 核定比例计算的应提奖金进行核定。应提奖励基金超过四个半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 资不足七十五元的,按七十五元计算,超过七十五元的,按实际计算)的,按四个半 月核定,个别经济效益突出的可按五个月核定;应提奖金不足四个半月的,可核加半 个月,但最高不得超过四个半月;仍低于三个月的按三个月核定。 对一九八五年工资改革时,占用企业奖励基金开支的人均五元部分,可从一九八 八年元月起全部进入成本,挂钩企业核入工资总额基数。 四、挂钩经济指标基数,应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础进行核定。个别企业上年实 际完成数特高特低的,可按前三年实际平均数并结合承包基数进行核定。挂钩的上交 税利是指当年不同企业的实际上交国家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 房产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所得税、调节税、利润,用新增利润归还基建借 款和专项借款的百分之五十视同上交部分。实现税利是指当年实现的产品税、增值税、 营业税、城建税、资源税、房产税、教育费附加、车船使用税和利润总额。 实行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挂钩的企业,超交返还给企业的部分,可视同上交,计 提新增效益工资。 五、挂钩浮动比例的核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难易程度和潜力大小,适当 考虑本行业平均水平,以人均税利和劳动生产率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工资税利率、资 金税利率的高低来确定。对公益性企业和经济效益逐年稳定增长,并已达到同行业先 进水平的老挂钩企业,可予以适当照顾。各地市、各部门审批所属企业挂钩方案时, 可在不突破一比零点七(上交税利与工资总额之比)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 进行核定。 六、企业主管部门对挂钩企业要实行复合指标考核。即除主要挂钩指标外,还要 考核质量、消耗、安全、劳动生产率等经济技术指标。其中,质量指标作为否决指标, 完不成质量指标的扣减新增效益工资百分之三十。对出口创汇企业,同时考核换汇成 本;商业服务行业同时考核执行物价政策,服务质量等。完不成复合考核指标,要相 应扣减新增效益工资。但各项复合指标考核扣减幅度总计一般不超过新增效益工资百 分之五十。 七、实行挂钩的企业,除按规定必须安排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所需增加的 工资外,原则上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对于国家计划内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增 加的人员,核定增加工资时,要相应核增经济效益指标基数。企业之间成建制的划入 划出,要通过双方审批单位,按上年决算表(包括工资总额基数和经济效益基数)如 实划转。 国家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整对挂钩企业经济效益影响重大时,按国家和地方规定, 可适当调整经济指标基数。 八、实行挂钩的企业,奖励基金核入工资总额基数,并相应核减企业留利和留利 水平。 挂钩企业新增的效益工资要适当留有结余,以丰补歉。经济效益下降时,工资总 额也要相应下浮。为了保证职工基本生活,下浮幅度不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实发工资总额超过一定幅度时,要按国家税法规定交纳工资调节税。 九、审批权限。企业实行挂钩,都要制定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上 年的工资总额及增减因素;前三年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数据;核定两个基数和挂钩浮 动比例的有关资料。方案审批要与企业承包的程序一致起来,按隶属关系,由各级工 资改革办公室、劳动、财政、经委联合审批。地市以下审批的报省工资改革办公室备 案。原经国家和省审批的挂钩企业,经与省协商后,也按上述办法审批。 十、企业挂钩后,内部分配可自行决定。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在严格质量管理和 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和定额工资制,并合理确定各类人员的分配关 系。 十一、进一步完善工资基金管理办法。挂钩企业要在银行开设工资基金专户,由 银行监督使用。 各大中型企业要在今年十月底前全部实行挂钩,其他企业力争在年底有百分之八 十以上实行挂构。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做好工作,并从八月份起将上月的进展情况报 省工资改革办公室。 (1)
上一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民义务植树的奖惩暂行办法
下一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补充规定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