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益方科技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山西省财政法规库 > 正文

完善乡村集体企业承包制的试行办法 

晋政发[1987]35号颁布时间:1987-05-08

     1987年5月8日 晋政发[1987]35号   为了进一步完善乡村集体企业的承包责任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乡办、村办集体企业应通过经营承包责任 制等形式,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以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 主权,发展生产,提高企业的商品率和利润率,扩大积累,增加收入。   二、乡村集体企业,要按照企业的特点完善承包制度。那种简单套用农田"大包干" 的承包办法,实践证明弊多利少,应当改变。凡经营规模较大、固定资产较多的集体 企业,一般应实行 "职工集体承包、厂长(经理)负责、定额上交利润、超额比例分 成"或"能人牵头、定额上交、超利润分成"的办法。   经营不善亏损的企业、小型企业,可实行租赁,有的可折价出售。实行租赁制或 个人承包的集体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乡镇企业营业执照, 应经县(市)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审查、签注意见。   三、乡村集体企业的承包指标要全面。承包指标不仅要包括产值、收入和利润, 还要包括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各项提留、固定资产保值、设备完好、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等项指标。   承包基数要合理。依据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因素、固定资产增 值、市场预测和资金变化等情况,认真测算,民主合理确定。   承包和出租的企业均应实行财产担保。承包人或承租人要提交户籍所在地政府证 明,预交保证金,或由当地有经济实力的单位担保。出租的企业要准确地评估出租的 资产价值,并合理计算应交租金。在租赁期内,要按规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并 专款专用,以保证固定资产及时更新。   四、集体企业的承包,应实行公开招标、答辩考核、择优选定承包者。承包人应 该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要支持能工巧匠到异地经营或承包;鼓励城市的技术人 才和经营人才保留户籍,下乡承包或经营企业。   乡(镇)办企业和三十万元产值以上村办企业厂长(经理)的任免,要报县乡镇 企业主管部门备案。   对乡村干部为发展集体企业做出的贡献,应予肯定和鼓励。但是,根据"政企分 开"的原则,乡级国家干部不能承包集体企业,村主要干部也不宜直接承包集体企业。 已承包的应辞去党政干部职务。少数仗权承包,不投入资金和活劳动而分红,入"权 力股"和"暗股"的,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五、企业要根据财政部、农牧渔业部颁发的《乡镇企业财务制度》、《乡镇企业 会计制度》要求,配备领有《任用证》的财会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要建立完善的 帐簿,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在签订和兑现承包合同时,要根据《山西省乡 镇企业改革试行方案》中有关利润分配比例的规定,合理计算各项指标,并在承包合 同中作出规定。企业要按规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和其它应提留的各 种费用,专款专用。企业从国家减免税收等政策性照顾所增加的收入,应留企业用于 扩大再生产,不得参加分配。   为了推动企业健全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县乡镇企业主管部 门和农业银行要对乡(镇)办企业和较大规模的村办企业实行《年终财务决算》或《 分配方案》审批制度。   六、乡村企业具有法人地位,企业的承包者为法人代表。在服从国家计划指导和 遵守政策法令的前提下,企业有下列权利: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自主安排产供 销活动;拥有和支配自有资金,聘用和选举本企业工作人员;自行决定用工制度和工 资奖励方式;在国家允许范围内确定本企业产品价格;有权抵制乱安排人员和乱收费、 滥摊派等。要把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者身上。   乡村集体企业的自主权应当受到尊重,各级政府不应干涉其正当的经济活动,不 得截留属于企业的权力。   七、乡村集体企业承包后,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仍应始终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 正确处理企业的重大问题,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八、企业经营者要集中力量改善企业内部机制,要层层分解落实承包责任制,要 联产计酬、联利计酬,实行浮动工资。承包者报酬从优,但与群众的悬殊不宜过大。 要加强企业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九、要搞好乡村集体企业的民主管理,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讨论经 营管理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十、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应通过股东代表会议推举董事会。经营者对董事会负责。   乡村集体企业受同级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   十一、所有乡村企业在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过程中,者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 企业的优良传统,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坚决纠正和抵制讲诽场、摆阔气、铺张浪费 的现象。   十二、签订承包合同要经过公证。对于违背合同规定拒不上交提留等问题,要按 照《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

会员登录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010-8368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