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时间:2023-04-11
3月30日—4月1日,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党政部门代表齐聚鹭岛,共话营商环境、共谋发展大计。这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首次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大会围绕纳税、信贷、知识产权等营商环境18个一级指标开展先进推介,旨在通过加快示范引领和复制推广带动全国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
“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和全局出发,坚定不移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一批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压茬推进,增强了企业长远发展信心,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提供了强大助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如是说。
营商标杆
厦门税务分享经验做法
税收服务和管理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税收营商环境与经营主体活力息息相关。“我们全面落实税务总局党委决策部署,以税收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着力点,努力以税费‘智治’水平的提升,促成全市营商环境的‘清新’。”作为全国税务系统唯一代表和厦门市唯一代表,厦门市税务局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该局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全国税务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加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各领域制度建设,自上而下推动各地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接力推进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形成叠加效应。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复制推广50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举措,其中涉税举措有12项。
一直以来,厦门市税务局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以“规范、智慧、集成”为总要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税企命运共同体”,持续推进厦门市税收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厦门市纳税指标两次位列前三,成为打造税收营商环境的新“标杆”。
智慧办税
精细服务更进一步
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举办期间,厦门税务部门建设的全市首个“零窗”智慧办税服务厅被列为大会的四个现场调研点之一。
走进智慧办税服务厅云端办税区,厦门多墨威尔进出口有限公司财务人员杨文玲正在“远程虚拟柜台”体验“同屏智能咨询辅导(远程帮办)”功能。她称赞:“遇到问题只要点击‘人工客服’按键,系统后台的‘云客服’团队就能通过屏幕共享、桌面协同技术,‘手把手’指导我完成操作。”
通过现场交流和实地考察,与会代表纷纷对厦门税务部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创新探索纳税服务数字化转型成效给予点赞。
“税务部门服务观念强、创新意识足,特别是各项数字化创新举措,值得各行业学习借鉴。”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党委委员、对外合作部主任卢必成说。《厦门日报》记者陈泥表示:“税务部门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推出一系列举措,让纳税人缴费人切实感受到税务改革红利落地的实效。”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赖建州说:“智慧办税服务厅建设理念非常好,依托信息化手段探索办税模式的转变,思路很清晰。特别是政策快充驿站、企业纳税体检等增值服务满足了纳税人缴费人的个性化需求,有效助力企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的本质在于驰而不息地改革,回应经营主体“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的真切期待。在改革向纵深发展之际,如何再造税收营商环境新优势?厦门税务部门的做法是:以数字化改革驱动政府职能转变为主线,加快“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数字化税费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在税务总局统一部署下,厦门税务部门聚焦智慧办税,持续探索推动税费服务智慧化升级——
优化电子税务局功能,开发上线17税合并申报、自然人代开电子发票、增值税多缴退税智能审核办理等特色功能,实现增值税申报表90%栏次、企业所得税年报50%栏次自动预填;
推动更多税费事项走“网路”,自主开发涉税费文书电子送达系统,上线全职能社保费征管系统,推出个人社保费“掌上办”,率先实现全险种、全人群、全流程线上办理;
强化部门协同,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推出社保费公积金一键申报、新生儿医保报销“秒批”等12项跨部门业务“打包办”;
打造“税小夏”AR实景互动导览,提供一站式、可视化、精准化的办税指引;
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积极探索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推出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税费支付的自助办税终端,满足纳税人缴费人多元化税费缴纳需求;
…………
智慧税务建设,带来了办税缴费便利度的“加”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减”。《厦门市税收营商环境白皮书(2022年)》显示,2012年—2022年,厦门市税务局持续提升办税服务厅服务水平,纳税人平均等候时间缩短72.73%,窗口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24.4%。
数据应用
法治化水平更高一筹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税收法治是核心环节。以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为主抓手,厦门税务部门坚持从执法规范性准确性出发,不断提升税收数字化应用水平,以税费“智治”提高治理水平,助力市场环境“空气”清新。
在全面落实“首违不罚”事项清单过程中,厦门税务部门运用线上办理探索推出简易处罚新路径,对一般性税收风险由征管部门采取预警分析、约谈提醒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促使纳税人及时纠正。2022年,厦门税务部门“首违不罚”及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数增加29%,普通程序处罚数下降55%。
在风险管理方面,厦门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简化无风险、低风险企业的办税业务流程,提醒预警或直接阻断高风险企业的涉税业务办理。同时,建立纳税人税收风险自评、主动整改柔性风险管理机制,根据风险疑点等级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低风险任务的应对时长缩短至30分钟,中风险识别精准率超92%。
此外,厦门税务部门还为大企业建立“集团族谱图”,深化穿透性分析,并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信息化协作,搭建“警税人工智能作战平台”,打造“数据集成—机器学习—自主分析—动态预警”智能反馈链条。
2022年,厦门市税务局税收执法情况满意度升至全国第4名,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税收营商环境法治底色更浓、成色更亮。
“这些年来厦门税务部门的执法水平不断提升,执法更加精确、规范、文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海事法院院长夏先鹏表示,税务部门连续十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以高质量的办税服务推动全社会税收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了税务力量。
集成创新
“磁吸”效应更深一层
84.7万户商事主体如鱼得水,36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0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汇聚创新活力,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生物医药、文旅创意等现代化产业体系积厚成势、加快跃升……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税收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给企业带来信心和活力,也为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动能。如今,厦门优质税收营商环境“磁吸”效应凸显,经营主体一次次投下“信任票”。
“我们企业居然可以贷这么多款!”看着贷款评估自助测算机上显示的结果,厦门靖海塑胶有限公司办税人员杜希霖喜色难掩,随后赶忙联系有关银行办理了200多万元的纳税信用贷款。
贷款评估自助测算机,是厦门税务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项创新举措。
2022年以来,厦门税务部门与27家银行金融机构重新签署《深化“税银互动”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厦门“税银互动”业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税银数据直连,推出全国首个“税银互动”融资额度自助测算机,可结合企业纳税信用等数据,“一机”测算在多家银行可获得的信用贷款额度,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
2022年,厦门市累计有6.19万户次诚信企业通过“税银互动”获得纳税信用贷款427.2亿元,同比增长23.59%,“以信换贷”切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血增氧”。
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谋求创新寻求突破,是厦门税务部门始终发力的方向。近几年,厦门税务部门持续发力于“让经营主体更有感、产业发展更有力、政府决策更有方”,不断创新提升营商环境“含金量”:
与财政、工信等共享信息清单、打造数据标识,确保税费优惠政策100%覆盖,健全政策“争取+对接+落地+分析”机制,为招商引资精准提供税费政策指导;
立足对台区位优势,创新打造“第一税务专席”品牌,推出38条举措,集成为台胞台企提供全生命周期税收保障,使厦门成为台胞台企在大陆投资发展、就业创业的第一选择;
对内创新组建五个综合调研团队,对外与发改等十部门联合,统筹抓好税收调研、分析、科研,大力提升以税辅政水平,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2022年,厦门市税务局50多篇税收经济分析报告被中办、国办及地方政府采用,多篇报告获评厦门市“年度最佳”称号,厦门市税务局荣获全市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厦门持续优化、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是广大民营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福地,特别是厦门税务部门的政策兑现力度、诉求响应速度、纳税服务温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国政协委员、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希平说。
2019年、2020年,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两次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活动中,厦门市纳税指标分列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获评“营商环境纳税领域最佳实践”;在近五年的全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该局有三年位列前十,最高位列第二名;在福建省营商环境测评中,厦门纳税指标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只有“进行时”。厦门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国钧表示,厦门税务将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力度争创一流税收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高质量发展税收现代化高地,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累更多创新经验、贡献更多“税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