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部法规
>
正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的通知
高检会[2004]2号
颁布时间:2004-04-15
2004年4月15日 高检会[20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建设厅(委)、交通厅(委)、水利水务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 为适应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职务 犯罪的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工程 建设领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试点工作。现将试点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是指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经人民 法院依法判决犯有行贿罪的个人和单位建立犯罪档案,以便有关部门或单位查询,推 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方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 求,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是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利用检察办 案资源,结合有关部门的力量,打击和预防行贿犯罪及相关职务犯罪,推动完善监督 制约机制的有益尝试,是遏制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纯洁和规范建筑市场 秩序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预防职务犯罪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各 级检察机关和建设、交通、水利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行贿犯罪档案 查询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 得实效,推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 二、准确把握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内容和要求 (一)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的内容 工程建设领域的行贿犯罪,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 工、监理、资金拨付、材料物资设备采购、竣工验收等过程或环节中发生的单位或个 人行贿犯罪。 (二)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录入的依据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录入的行贿犯罪案件,只限于法院依法作出生效判决、裁 定,认定构成犯罪的行贿案件。检察机关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行贿犯罪案件,在法院作 出生效有罪判决、裁定后,应当及时录入,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 (三)行贿犯罪档案录入的内容 1、对于单位行贿犯罪的,档案录入内容应包括单位名称、住所、单位性质、法 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基本事实、案件处理结果、 档案保存年限。 2、对于个人行贿犯罪的,档案录入内容应包括个人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 度、身份证号、住所、所在单位、职业或职务、犯罪基本事实、案件处理结果、档案 保存年限。 (四)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档案的保存和删除 1、对于被判处罚金的单位行贿犯罪案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根据罪行轻 重、危害结果及悔改情况,其行贿犯罪案件档案的保存年限为1至5年。但自刑罚执 行完毕之日起3年内未发现有再次行贿犯罪行为的,应当从档案中予以删除。 2、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个人行贿犯罪案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 根据罪行轻重、危害结果及悔改情况,其行贿犯罪案件档案的保存年限为1至3年或 3至10年。但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未发现有再次行贿犯罪行为的,应当从 档案中予以删除。 3、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个人行贿犯罪案件,其档案应当永久保存。 三、检察、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在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 工作中的职责 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是 检察机关和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各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 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一)检察机关的职责 1、检察机关要严格依照法律,及时建立工程建设领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 作出行贿犯罪案件生效判决、裁定的法院所在地的同级检察院预防部门负责行贿犯罪 档案查询系统的统一录入、查询和日常管理,并将录入情况通报行贿犯罪单位注册登 记地或行贿犯罪个人户籍所在地的检察机关预防部门建档备查。检察机关的侦查、公 诉等部门应当在收到法院生效有罪判决、裁定的3日内,将行贿犯罪案件移送预防部 门录入。 2、对有关部门提出的书面查询要求,检察机关应当在3日内提供准确的书面查 询结果。 3、行贿犯罪记录档案应当及时上报省级检察院预防部门备案。 4、检察机关发现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参与申请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 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拨付、材料物资设备采购等活动的,应当及时 向有关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工程建设单位发出检察建议或告知有关情况。 (二)建设、交通、水利部门及项目法人的职责 1、建设、交通、水利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 料物资设备采购等过程中,可以向参与上述承发包活动的从业单位或个人住所地的检 察机关查询有关工程建设从业单位或个人有无行贿犯罪记录。 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应当及时向有关检察机关查询,并向建设、交通、水利行政 监督部门汇报有关情况。 2、对经查询有行贿犯罪记录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和管理职权,根 据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处理: (1)取消或者限制其在一定时期或者永久进入本地区或者本行业建筑市场; (2)取消其投标资格或者扣除一定的信誉分; (3)如情节严重,依法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 3、查询后的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向提供查询的检察机关反馈。 4、建设、交通、水利部门应当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纳入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管理 中,逐步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制度和失信惩罚制度。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试点工作 经研究,确定江苏、浙江、重庆、四川和广西等五省(市、区)为试点省(市、 区),试点期限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04年8月底结束。试点工作结束后, 要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综合分析,积累经验,适时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推 广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 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和建设、交通、水利部门的领导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联系,把试点工作纳入党委统一领 导下的反腐败工作格局之中。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大力协作,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强试点工作情况交流和信息沟通,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提高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正面宣传,落实试点工作各项 要求,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要严格试点工作纪律。凡因建立或查询行贿犯罪档案所获得的资料信息,除在工 程建设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拨付、材料物资设备采购、 竣工验收等过程或者环节中,用于对建设单位、投标方进行资信审查外,不得擅自公 布,不得用于其他目的。用计算机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不得将此计算机与 互联网链接。有关试点省(市、区)在工程建设领域已开展的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 和公示工作的,可以继续实施。 在试点工作中,各地要根据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 新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完善行贿犯 罪档案查询的工作措施,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为全面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 积累经验。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按所属系统及时上报,以便及时协调解决。 (3)
上一篇: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草案)》征求意见(三)
下一篇: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任法官审核工作的通知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