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网站首页
最新法规
最新信息
国外财税
财会辅导
税收优惠
政策解读
税种专题
税收筹划
纳税辅导
在线咨询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关税法规
地方法规
废止法规
经济法规
税收协定
涉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部法规
>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2]18号
颁布时间:2002-07-16
2002年7月16日 法释[2002]1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 02年7月1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2年7月20日起施行。 附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依法惩治抢夺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 下: (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第二条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抢夺罪从重处 罚; (一)抢夺残疾人、老年人、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二)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款物的; (三)一年内抢夺三次以上的; (四)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抢夺公私财物,未经行政处罚处理,依法应当追诉的,抢夺数额累计计算。 第三条抢夺公私财物虽然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 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为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 判处刑罚”,免予刑事处罚: (一)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属于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 (二)主动投案、全部退赃或者退赔的; (三)被胁迫参加抢夺,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四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 “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五条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 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 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标 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3)
上一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超出原审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是否应当再审问题的批复
下一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会员登录
注册卫税科技账号
丨
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登录名和密码,并填入新密码。如需帮助,
请致电:
010-83687379
)